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

1913年改英吉沙尔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祁韵士《西域释地》: “英吉谓新,沙尔城也。以新立此城名之。” 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系公格尔山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喀什地区。面积 4019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1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英吉沙是由维吾尔语“英伊沙尔”的音译演变而来,是“新城”之意,因英吉沙城曾屡遭兵燹多次迁地新建。公元1000年喀拉汗国玉苏甫喀迪尔汗在英吉沙县托普洛克乡的木孜鲁克一带新建一座城堡,1009年建成后取名为“英伊沙尔”城。1835年英吉沙城迁今址。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英吉沙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1913年废厅设县。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区,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地处于库山河、依格孜也尔两河的洪积平原,喀拉克山由西向东横贯全县,把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境内海拔高度在 1212~1913 米之间,主要河流库山河和依格孜也尔河,是全县农作物灌溉的主要水源。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国色买提杏子主要产地,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膏、水晶、铜、铁、铅等。工业有采矿、电力、水泥、建材等。特色产品有英吉沙小刀、艺术彩陶、印花土布及土特产品色买提杏子、巴达木干果;还是“达瓦孜”民间艺术发祥地。315国道和县乡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艾提尕美其特清真寺及代尔瓦孜美其特清真寺。


猜你喜欢

  • 市河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市河在“县东南五里。亦曰新河,又曰新渠,唐陆明允导大溪水由资国堰注市桥河,东折而北出,绕流六十里,至县北三十六里东耆堰,接奉化江,灌田至数十万”。明末清初堙

  • 高立

    即今广西武宣县。《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 “旧治阴江。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

  • 黄杨堡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东北四十里黄阳司镇。明置巡司于此。

  • 和龙宫

    东晋咸康七年 (341) 鲜卑慕容皝所筑,在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 东晋永和元年 (345),“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觧角而去

  • 盐池城

    明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老盐池村。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3: 盐池城“北至石沟驿七十里,南至隰宁堡四十五里。旧城周回一里。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二里。正德十四年,都御史王时中奏

  • 庄里镇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西北三十里庄里镇。汉王翦曾屯兵于此。在陕西省富平县西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庄里,人口2.4万。秦为王翦屯兵处,唐为司徒李光弼封地,且内为庄户居地,故名。

  • 曲溪堰

    又名新河堰。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十里。《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奏败泗州兵万余人于曲溪堰”。即此。又称新河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古曲溪口。《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

  • 温德赫恩山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 温德赫恩 “祭祀祝板也。一曰温德亨山,又名望祭山。(吉林) 城西南九里。高一百五十步,周五里。每岁春秋于山上,望祭长白山之神。雍正十一年,建望祭殿

  • 沙溪宣抚司

    明末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沙溪镇西石龙堡。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 云溪

    即今浙江遂昌县北之灵山江上源。《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云溪在“在县北五十里。源出马戍岭,合县北诸溪水,经赤津岭而北入龙游县境,又北注于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