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苏溪在“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
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思坡乡境。《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苏溪“自州治溯流十里有前后潭,瀑布自悬崖千尺而下”。清嘉庆《宜宾县志》卷6:苏波溪在“治西北二十里。源出赤崖山,瀑布千尺。其下有潭,祷雨辄应。一名思波溪”。
③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7云龙州:苏溪“在州西北,与浪穹县五井盐课司接界,下流入于澜沧江”。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苏溪在“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
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思坡乡境。《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苏溪“自州治溯流十里有前后潭,瀑布自悬崖千尺而下”。清嘉庆《宜宾县志》卷6:苏波溪在“治西北二十里。源出赤崖山,瀑布千尺。其下有潭,祷雨辄应。一名思波溪”。
③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7云龙州:苏溪“在州西北,与浪穹县五井盐课司接界,下流入于澜沧江”。
即许国。西周初封置,在今河南许昌市东。
①在今福建大田县西。《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大富山“在县西六十里,接漳平县界。上有泉,一乡之田俱藉其灌溉”。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方舆纪要》卷80长沙府:大富山“在府北七里。一名罗洋山。峰峦峭拔,流
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店集镇。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即东县曾迁治于此。
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三十八里院上镇。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莱阳县西南有院上集。因北齐天保年间曾建靖林禅院于此,故名。
汾水支流。在今山西太原市北。《水经·汾水注》: 洛阴水 “出新兴郡,西流径洛阴城北,又西径盂县故城南。洛阴水又西径狼孟县故城南,洛阴水又西南径阳曲城北,其水西南流注于汾水”。《方舆纪要》 卷40太原府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月湖。《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四明驿“在府治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作“四明水驿”。近代始废。②在今福建罗源县西。《方舆纪要》卷96罗源县“应德镇”条:四明驿“宋建炎三年,置
①唐武德元年 (618) 避李渊讳改金渊县置,属简州。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宋乾德五年 (967) 为怀安军治。元至元十三年 (1276)废。②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冉州。治所在今
唐证圣元年 (695) 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南十四里唐林岗村。唐隆元年 (710)改为唐林县。古县名。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二县地置,治今山西省原平市东南唐林冈。属代州。唐唐隆元
即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尔赫林一带。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治所在东关郡新宁县(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北周天和四年(569)移治周安郡西流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开江、开县及宣汉县东南地。隋大业二年(606)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