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花莲县

花莲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据民国《花莲县志稿》说:“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简称洄澜,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谐音称花莲港,简称花莲。县以此得名。


在台湾省本岛东部,东濒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脉和台中、南投、高雄三县接壤,南连台东县,北接宜兰县。面积 4628.6 平方千米。人口35万,高山族约占1/4。为本省人口密度最低的县。辖1市、2镇、10乡。县治花莲市。旧称崇爻、奇莱。传说花莲溪水东注与海涛迂回彭湃,称回澜,谐音为花莲。清光绪元年(1875年)移台湾南抚民理番同知于卑南,花莲地属之。光绪十三年置花莲港厅,改属台东直隶州。日占初期属台南县台东支厅,后划出富里以北地区设花莲港厅。1945年光复后设花莲县。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87%。东部海岸山脉纵贯,西部中央山脉地势峻峭,中部台东纵谷平原为主要农业区。秀姑峦溪、花莲溪、和平溪等流入海。北回归线穿越县境,属北热带及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农产稻、甘蔗、甘薯、玉米、大豆、花生、木瓜、烟草、菠萝、柑橘等。所产橄榄最为著名。森林覆盖面积约71%,居省第二位。海岸线长,渔业发达。矿产有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石棉等,其中大理石蕴藏量达 3000 亿吨,畅销海内外。工业主要有采矿、木材加工等。设有美仑工业区,有纸浆、大理石、水泥、化肥和制糖等厂。花东铁路、北回铁路纵贯县境,9号、11号和8号、14号、16号、18号省道纵横境内。海运有国际海港花莲港。有班机通台北市、高雄市。名胜古迹有扫叭石柱、太鲁阁、清水断崖、鲤鱼潭和安通、瑞穗、红叶等温泉。


猜你喜欢

  • 汉皋

    旧时汉口的别称。旧时汉口的别称。“皋”谓水边之地。因汉口在汉水入长江处北岸,故名。

  • 白山

    ①即白庙儿山。在今河北沽源县南。《后汉书·乌桓传》:建武二十一年(45),“乌桓与匈奴连兵为寇,代郡以东尤被其害。……其在上谷塞外白山者,最为强富”。《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年(732),幽州节度使赵

  • 义昌军

    唐方镇名。即横海军后期之号。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旧唐书·文宗纪下》:大和五年(831),“赐沧德节度使曰义昌军”。乾宁五年(898)并入幽州。见“横海军”。

  • 特肯噶珊

    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西海岸特克河口南。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库页岛西海岸有 “特恳噶山”。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海滨东南库页岛、费雅喀、鄂伦春等部旧设噶珊有 “

  • 店集

    即今山东即墨市东北店集镇。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所置即东县曾迁治于此。

  • 清杨铁路

    从江苏清江浦 (今淮阴市) 西至杨庄。长17.3公里。清宣统元年 (1909) 动工修建,1911年建成。次年被拆除。

  • 相原府

    在今陕西蒲城县东二里。为唐所置折冲府。

  • 真武洞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

  • 瑶池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庭州莫贺城 (今新疆阜康市东)。永徽二年 (651) 徙治千泉 (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辖境相当今新疆沙湾县以西、

  • 奉天市

    1936年伪满改沈阳县置,为奉天省会。治所即今辽宁沈阳市。1945年8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