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花溪镇

花溪镇

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小花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图:西北有花溪。


(1)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新村,人口4.4万。以境内花溪河得名。三峡库区淹没耕地841亩,迁移人口676人。原为九龙坡辖镇,清末设屏都镇。1952年分为三乡,1956年三乡合建土桥乡。1958年划入堤坎乡并改为花溪公社。1983年恢复花溪乡,1992年改置花溪镇。1995年划入巴南区。2001年土桥街道并入。产稻、玉米、蔬菜、鲜鱼、水果等。有机械、摩托车配件、建材等厂。渝黔、渝南公路和李家沱长江大桥在此交会。(2)在四川省洪雅县中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人口 7000。明设场。以驻地花溪场得名。1949年为花溪乡,1959年改花溪公社,1983年复名花溪乡,1992年置花溪镇。有造纸、木材加工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西有玉泉山瀑布。洪高公路纵贯南北。(3)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中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7.1万。镇人民政府驻花溪,人口1万。古名花仡佬。明初设花仡佬哨,清复置后更名花仡佬塘、桥头堡。1914年取谐音花阁老设镇。1937年更名花溪。清溪路跨越花溪河为南北通衢大道,贵筑路与清溪路呈丁字相交横穿全镇。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农学院、贵州工人疗养院、花溪宾馆等。为省文化风景区。玫瑰糖、刺梨酒为当地名产。贵罗公路经此,有公共汽车通市区。


猜你喜欢

  • 七女冈

    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水经·潠水注》:皇陂水“出西北皇台七女冈北”。《寰宇记》卷7阳翟县:七女冈“在县东北三十里。下有七女泉,流至长葛入洧”。

  • 浯屿寨

    明洪武初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金门岛西南金门旧城。外扼大、小担二屿之险,内绝海门、月港,为泉郡咽喉。明成化中或言孤岛无援,迁入厦门内港。明洪武时置,在今福建省金门县金门岛上。

  • 益门城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十五里益门乡。《方舆纪要》 卷55宝鸡县: 益门城,“元末李思齐筑以备川蜀,城西据益门山,因名。明初徐达取汉中,自长安引兵屯益门,遣傅友德南出褒斜是也。今为益门镇,向设巡司戍守”。即

  • 来峰州

    亦作束锋州。来为束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一带。

  • 慈口

    即今湖北通山县东北慈口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兴国州: “慈口市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

  • 泉州渠

    在今天津市东北。三国曹操为沟通潞河和泃河而凿。渠因在泉州县而名。《三国志·魏书·太祖纪》: “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 《水经·淇水》: “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泒河尾也,又东泉州渠。

  • 涌 (湧) 金门

    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西门,因门内有涌金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增筑杭城,改名丰豫门。明初复名涌金门。1913年拆除,改建南山路。涌金门原有水门、旱门各一,旱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涌金门

  • 黑沙城

    唐后突厥可汗南庭。当在今内蒙古武川县境。《新唐书· 突厥传》: “骨咄禄,颉利族人也。……伏念败,乃啸亡散,保总材山,又治黑沙城,……乃自立为可汗。” 《旧唐书· 突厥传》 作 “黑沙南庭”。突厥文

  • 长岭关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一百里长岭关,北接安徽金寨县界。《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长岭关在“县北百里。北至河南商城县百二十里。嘉靖中,盗起西山九龙湾,议建军营于此,寻革”。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与河南省商城

  • 韩原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左传》: 僖公十五年 (前645),秦、晋 “战于韩原”。即此。一说在今山西芮城县北; 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市与万荣县间。春秋晋地。《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秦伯伐晋,“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