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台军
五代燕刘守光置,治所即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晋周德威拔燕芦台军”。明置芦台巡司于此。
五代燕刘守光置,治所即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晋周德威拔燕芦台军”。明置芦台巡司于此。
①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置,治所在湖陂城(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后废。②南朝梁大通二年(528)改郢州置,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今河南信阳市)。东魏武定七年(549)改为南司州。南朝梁大通二年(528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广灵县西十里平城乡。《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西汉置平舒县。即“徐州(6)”。
简称江浙行省。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江淮等处行中书省置, 治所在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全省、上海市、江西省鄱阳湖以东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三年(1286)罢,三年
1934年6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新泉 (原连城县新泉地区)、上杭二县合置,治通贤 (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1935年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6月由新泉、上杭两县合置,治今上杭县北通
又名新彭桥。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新繁县:连彭桥,“《县志》,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新、彭往来必径也。前皆船渡,屡经大水,岸崩河阔,水分小支, 中间
西汉置,为临淮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属下邳郡。西晋属临淮郡。东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镇。为临淮郡治。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属下邳郡。晋属临淮国。
即今广东三水市南白坭镇。雍正《广东通志》卷18:三水县有白泥墟。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
即今四川重庆市简称。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重庆市的简称。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楚州为渝州,以嘉陵江古称渝水,故名。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舆地纪胜》 卷9江阴军: 夏港 “春申君长子所开”。《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江阴县: 夏港在 “县西十里。北通大江,东南行出蔡泾闸与黄田闸合流入运河。…… 《江防考》: 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