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岭

芙蓉岭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芙蓉岭“在婺源东七十五里。《高斋诗话》云,婺源五岭高峻,其一曰芙蓉,尤为峻峙。吴黯每行县辄苦之,迫替作诗云,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清一统志·徽州府一》:芙蓉岭“周三十里,一名灵山。山巅为芙蓉峰,与对镜岭、羊斗岭、塔岭及休宁新岭称五岭,为通府险道。宋初驿道,由县东中平寨经大畈,达休宁之黄茅。沿涧曲折,各水暴发,则桥道皆坏,其后里人汪绍开路,从芙蓉、对镜、羊斗、塔岭,直抵黄茅,较旧路近十五里,且无水患。元末汪同复开拓之,遂为通衢”。


猜你喜欢

  • 接兴汛

    清置,属泸宁营。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新兴乡东北接兴。有把总分防。

  • 芦包口

    即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清设顺德协右营都司驻防。

  • 湖垛镇

    即今江苏建湖县治建湖镇。旧属盐城县。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盐城县: “湖垛镇在城西北七十里。” 1941年于此置建阳县。1951年改名建湖县。

  • 东真国

    又作大真国、东夏国。金贞祐二年(1215)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都咸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国号大真。次年,降于蒙古,同年复叛。改国名东夏。旋移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古城)。辖境约当今吉林大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在今江西宁冈县城(砻市)龙江河畔后街。原是一家中药铺,分前后两进,前面是卖药柜台,后进为木质结构的两层楼房。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设此。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

  • 高浦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明属同安县,置高浦巡司于此。万历九年 (1581) 移至白礁,废。

  • 曷董馆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为辽金之际 “河东八馆” 之一。金初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 (1141) 罢;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置云川县。

  • 若水镇

    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若水镇。《清一统志·靖州》: 若水镇 “在会同县东八十里。宋置寨,明置巡司。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移驻洪江”。在湖南省会同县东北部。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若水,人口

  • 芦芽山

    又名芦芽尖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清一统志·宁武府》:芦芽山“周百余里,跨神池、五寨、静乐、岢岚诸州县界”。在山西省西北部。《大清一统志》:芦芽山“叠峰耸秀,前有小山,尖如竹阴,多生芦草,故名”。为

  • 大斗谷

    又称达斗拔谷。即今甘肃省民乐县东南扁都口。《资治通鉴》: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大将悉诺逻寇大斗谷,进攻甘州,焚掠而去”,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