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桥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二十里胡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奉贤县 (今奉城镇) 西南有“胡家桥”。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二十里胡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奉贤县 (今奉城镇) 西南有“胡家桥”。
明洪武初置,后属郧阳卫。治所在今湖北房县东。后废。
又作大防岭。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八月,晋李存审等率兵“自易州北行,庚子,逾大房岭”,即此。即“大房山”。
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江龙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5镇宁州:“东南至普定县江龙场界三十五里。”“江龙”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山梁上的寨子。
即闵行镇。今上海闵行区东南闵行镇。明洪武六年(1373)于此置黄浦巡司。
即古覆甑山。又名塔山。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溉源山。《寰宇记》 卷18潍州北海县: 溉源山 “山形如塔,旧名塔山。《地理志》 云: 覆甑山,溉水所出。《水经注》 云,溉水出塔山。是山有二名,故两存焉。
1912年改归顺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即今广西靖西县。次年改为靖西县。1912年升归顺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辖境相当今广西靖西、那坡二县。1913年改为靖西县。
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南象湖山。明嘉靖 《漳平县志》 卷2: 象湖 “在感化里。薮泽半亩许,泉混,泥深无底,视若田然。相传昔有象奔过此,遂沉不起,因名”。《明通鉴》: 正德十二年 (1517),“詹师富等据
即五回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与满城县接界。《水经·滱水注》:“徐水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即“五回山”。
又名洪源湖。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二十里。中有二小山,东曰日、西曰月。《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 日月湖“水涸则分为二,涨则合为一,中有石人滩。古谚云, 日月湖明良将出,石人滩合状元生”。湖水北流入鄱阳湖
又称汤林铁路。从今黑龙江伊春市东南之南岔至伊春。长104.3公里。为绥佳铁路支线。日伪于1940—1945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