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涡阳县置,属谯州。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二里芮集。大业初改名山桑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涡阳县置,即今安徽省蒙城县。属谯郡。大业初改名山桑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涡阳县置,属谯州。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北三十二里芮集。大业初改名山桑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涡阳县置,即今安徽省蒙城县。属谯郡。大业初改名山桑县。
1940年由沙县、明溪、永安三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三元镇(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56年与明溪县合并,改设三明县。因设治于三元镇,故名。旧县名。1940年析沙县、明溪、永安三县各一部置,治今
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两县间。《明史·吴广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 (郭)通绪扼穿崖囤,广督土汉军击破之”。约在今贵州省遵义、仁怀二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
在今江西进贤县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进贤县:三阳水在“县北六十里。上源在县西,曰南阳、洞阳、武阳,合流经此,故曰三阳。又东北入鄱阳湖。李琯曰:进贤县之水惟以鄱阳为统会,而水之经则曰三阳”。
①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为北征乌桓所开的运渠。起自呼沱(今滹沱河,故道下游经今河北安平、饶阳、献县、青县南,东入海),下入泒河(上游即今沙河,故道下游经今饶阳县北,河间、任丘市西,文安县、天津市
又作怕忽。辽五国部之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辽史·圣宗纪》: 开泰七年(1018) 三月,“命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马三匹”。即此。
即今福建连城县南庙前镇。明曾移北团寨巡司于此。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①即今灰河。一名辉河。汝水支流。源出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东流经叶县南,至舞阳县北舞渡,北入汝水。《汉书· 地理志》 鲁阳县: “又有昆水,东南至定陵入汝。” 《水经· 汝水注》: “昆水出鲁阳县唐山,东
亦名濛溪河。在今四川资中县东。源出乐至县南,上源高桥河会石湍河后,流经乐至、资阳、安岳,至县东南苏溪乡濛溪口注入沱江。《寰宇记》卷76盘石县:大濛溪“在县西(东)二十里。溪内有石龙三条,若遇旱,祈即雨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东二十里。旧有千总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