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肃州

肃州

①隋仁寿二年 (602) 分甘州置,治所在福禄县 (隋末改为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天宝元年 (742) 改为酒泉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肃州。大历后陷于吐蕃。宋时属西夏。蒙古至元七年 (1270) 改置肃州路。明为肃州卫。清雍正七年 (1729) 复置肃州,直隶甘肃省。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高台两县地。1913年改为酒泉县。

②辽置,治所在清安县 (即今辽宁昌图县,一说在今昌图县南一营盘子)。辖境相当今辽宁昌图县一带。金皇统三年 (1143) 废。


(1)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治福禄县(隋义宁中改为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大历元年(766年)地入吐蕃。大中初张议潮曾夺回其地。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又属西夏,以为番和郡。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肃州路,属甘肃行省;明初改为卫,属陕西行都司。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酒泉、金塔、嘉峪关等市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东展至今高台县。1913年废。(2)辽置,治清安县(今辽宁昌图县)。属辽阳府。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洚河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之清凉河。《方舆纪要》卷13交河县: 洚河在 “县南五里。亦曰枯洚渠。即阜城县之胡卢河,东北流经此,有南济桥跨其上。又东北五十里为三岔河,滹沱河会流处也。亦曰三汊河”。

  • 平原桥

    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平原桥“在县西九十里,西北通盱眙,东南通六合,为往来之要地”。

  • 司竹园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十五里司竹乡。《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即此。汉时称鄠杜竹林。自汉至唐,均设司管理。宋于此置司竹监。《元和志》卷2盩厔县:“园周回百里,置监丞掌之,以供国用。义宁元年,义师起

  • 恒农郡

    ①东汉灵帝刘宏避讳改弘农郡置,治所在恒农县 (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西晋复为弘农郡。十六国前秦移治陕城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北魏拓跋弘天安元年 (466) 避讳又改为恒农郡。太和十一年

  • 革儿昔

    亦作吉力石。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的锦石 (格雷西)。公元15世纪以后为爪哇重要商埠。明马欢 《瀛涯胜览》 “爪哇国” 条: “杜板投东行半日许,至新村,番名曰革儿昔。原系沙滩之地,盖因中国之人来

  • 曲城县

    西晋改曲成县置,属东莱国。治所在今山东招远市西西曲成。南朝宋属东莱郡。北魏分东境置东曲城县,因谓此为西曲城县。北齐并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莱州。六年(623)废。即“曲成县”。

  • 大邑刘氏庄园

    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安仁镇场口。为大地主刘文彩之公馆。初建于清。1928—1942年间进行扩建。分老公馆、新公馆,建筑面积2072平方米,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四周高墙环绕。内有大厅、客厅、接待室、账房、雇

  • 萧关

    ①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关中四关之一。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北面之险要。《汉书·匈奴传》:文帝十四年 (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烧回中宫,侯骑至雍甘泉”。又 《武帝纪》:元封四年 (

  • 寒岩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天台县: 寒石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寒岩”。

  • 落矣河

    一作矣落河。即今云南石屏县西河底河。《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落矣河在州西八十里。阔三丈。源出元江府境,南流入亏容甸。今有落矣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