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考城县

考城县

①东汉章帝时改甾县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西晋初废,后复置,属济阴郡。北魏徙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复置,属宋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曹州。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为戴邑县。后唐同光二年(924)改为考城县,属汴州。后晋属开封府。金属睢州。明正统二年(1437)徙治今民权县东北四十三里北关镇。清属卫辉府,徙治今兰考县东北堌阳(旧考城)。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4年与兰封县合并,改为兰考县。

②东晋义熙中侨置,属盱眙郡。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南五十里古城乡。隋初废入盱眙县。


古旧县名。东汉章帝改甾县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属陈留郡。西晋太康初省,寻复置。属济阴郡。北魏改为考阳县,为北梁郡治。北齐天保中改置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为考城县。移治今民权县西南。属梁郡。唐属曹州。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名戴邑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复旧名,属开封府。金属曹州,正隆中改属睢州。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徙治今民权县东北葛村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徙治今兰考县北堌阳镇(旧考城),属卫辉府。1936年曾与兰封县合并,改设东仁县,同年复旧。1954年与兰封县合并,改设兰考县。


猜你喜欢

  • 修江

    ①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新丰江,为东江支流。《隋书· 地理志》: 龙川郡河源县 “有修江”。《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 修江 “在县北三百五十里。一名新丰江。石碛险峻,东南流五百五十里,入于槎江

  • 马蹄冈

    今四川江油市东北新兴乡(马蹄冈)。魏源《圣武记》卷9:清嘉庆五年(1800),参赞德楞泰率军镇压白莲教,“遇冉天元、徐万富、陈德奉、汪瀛四人于马蹄冈”,冉天元受伤被俘。

  • 沈家窝堡

    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沈家镇。民国《呼兰县志》卷1:沈家窝集“(距府)六十里”。1928年建成之呼海铁路经此。

  • 长治县

    明嘉靖八年(1529)置,为潞安府治。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韩店镇(即今长治县)。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属长治市。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3

  • 大坪隘口

    明置,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荣县:“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

  • 尚冠街

    亦称尚冠前街。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内街衢名。具体方位不详。《汉书· 百官公卿表》 颜师古注引 《三辅黄图》 曰: “京兆,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 《长安志》 卷5载: “尚冠前街在夕阳

  • 温阳县

    金明昌六年 (1195) 改怀柔县置,为顺州治。治所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因在温榆水之北而得名。元废。古县名。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怀柔县置,治今北京市顺义区。为顺州治。元废县入州。

  • 玉蟾寺

    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明史·猛如虎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明监军万元吉“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而伏兵旁塞玉蟾寺”。即此。

  • 冶炉城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酒店冶铁炉遗址。《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李愬讨淮西吴元济,“山河十将妫雅、田智荣下冶炉城”。胡三省注:“《九域志》曰:蔡州冶炉城,韩国铸剑之地,时当在古平界。按《新书》

  • 牛心山铺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南牛心山乡。《清一统志·遵义府》 “中堡铺”条下:又有“牛心山铺”等, 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