筰都国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元鼎六年 (前111) 杀筰侯,以筰都置筰都县及沈犁郡。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元鼎六年 (前111) 杀筰侯,以筰都置筰都县及沈犁郡。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梅源山 “在婺源县西一百二十里。产杨梅。任约为太守,罢不复采”。《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梅源山 “高三百余仞,周四十余里。本名梅山,产杨梅充贡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境。《新唐书·地理志》北庭大都护府:“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辽东卫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
一名鹜山。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东务山。《清一统志·长沙府一》:鹜山“在宁乡县西南一百里。一名东鹜山。《县志》:宋遗民王显谟不仕,隐居鹜山, 即此”。古山名。又名鹜山。在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南。宋遗民王显漠不
即彭城矶。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宋书·谢晦传》: 元嘉三年 (426),谢晦自江陵带兵东下,“晦至江口,到彦之已到彭城洲,乃攻萧欣于彭城洲”。即此。《元和志》 卷27岳州巴陵县: “彭城洲,在县东北九
①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年(前242),“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汉置山阳县于此。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牧马山南。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许家台乡境。1965年天津市文化局在此发现商周文化遗址,有两处,总面积300多平方米。1986年5月发掘, 出土铜簋、铜鼎、金耳环、石器、骨器等文物一百多件。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木树乡。清严如熤《苗疆道路考》9:“由松桃北卡落、长冲苗路,经由水田坝、洞口一带至木树汛,对面为永绥苗寨,路亦崎岖。”
在今安徽郎溪县北十里中桥乡。有桥跨北溪 (今称钟桥河) 上。明嘉靖 《建平县志》:钟桥“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知县张一璧建”。以可闻县城钟声为名。后在桥头形成街市,称钟桥街,又成为钟桥镇。为北通江苏官
在今湖南郴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2郴州:牙江水“源出五盖山,北流经此,灌田八十顷。又西北流入于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