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祁阳县

祁阳县

三国吴析泉陵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二十二里金兰镇。据《舆地纪胜》卷56引《零陵志》云:“县在祁山之南, 故曰祁阳。”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十里老山湾。元属永州路。明属永州府,景泰三年(1452)移今祁阳县。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属永州市。面积 2519 平方千米。人口97.7万。辖21镇、6乡(含1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浯溪镇。三国吴析泉陵县置祁阳县,治今祁东县金兰桥,以地处祁山之阳得名。《舆地纪胜》引《零陵志》曰:“县在祁山之南,故曰祁阳。”属零陵郡。隋废祁阳县入零陵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今县城西南5千米老山湾,属永州。元属永州路。明属永州府,景泰三年(1452年)治所迁今县城。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永州专区,1950年属零陵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衡阳专区,1968年属衡阳地区。1983年属零陵地区,1995年改属永州市。地处湘中丘陵中部偏南。湘江、白水、祁水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油菜籽为主,并产小麦、甘薯、席草、甘蔗、黄花菜、香芋、生姜、鲜鱼、生猪。林产以杉、楠竹为主,并产油茶、蜜橘、乌桕、乌梅、白果、板栗、茶叶。矿产有烟煤、重晶石、石英、大理石、铁、锰等。工业以森工、采矿、织席、机械、建材为主。湘桂铁路穿越县境北部。设站。衡永、耒祁公路在县境交会。湘江常年通航。祁剧源出祁阳,为传统剧种之一。石洞源为陶铸故乡。名胜古迹有浯溪碑林和文昌塔。


猜你喜欢

  • 临品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南。《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子乘驷,会师于临品”,即此。

  • 三姑石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一曲。明《八闽通志》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三姑石“三峰并峙。相传秦时有三女游于此,因化为石”。实则以形似为名。

  • 宁明县

    1912年改宁明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属崇左市。面积 3779 平方千米。人口39.5万,78%为壮族。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中

  • 湖阳县

    一作胡阳县。秦置,西汉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西晋废。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为西淮安郡治。北周为升平郡治。隋开皇初为湖州治。大业初属舂陵郡。唐属唐州。金贞祐元年 (

  • 达德力城

    在今新疆于田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有宁弥故城, 一曰达德力城,曰汗弥国,曰拘弥城。”

  • 落漠水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南和、任县东之留垒河。《寰宇记》 卷59平乡县: “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 《清一统志·顺德府》: 落漠水 “一名刘累河。俗亦称牛尾河。自鸡泽县流入县

  • 石头山

    ①即清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汉中门内。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头山”条引《舆地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去台城九里, 自六朝以来,皆守石头以为固。”《清一统志·江宁府一》:石头山“《府志》:在上元

  • 安弥县

    东汉改绥弥县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六十里下河清乡。北周废。古县名。东汉改绥弥县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东。属酒泉郡。北周废。《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吕光自龟兹东还,与凉州刺史

  • 辖漫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辖曼乡。清雍正元年 (1723) 置辖漫寨土百户。

  • 龙安郡

    西魏改北阴平郡置,属龙州。治所在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地。北周改为静龙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