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祁县

祁县

①春秋晋置,治所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七里祁城。西汉属太原郡。北魏太和中移治今祁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祁县,属并州。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②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夏邑县东北。西汉改为祁乡县。

③1913年改祁州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1914年改为安国县。


(1)旧县名。1913年由祁州改置,治今河北省安国市祁州镇。1914年因与山西省祁县重名改名安国县。(2)今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属晋中市。面积825.9平方千米。人口25.7万。辖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昭余镇。春秋时晋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余祁泽薮,故别名昭余。城邑在今县东南古县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以贾辛为祁大夫。”战国属赵。西汉置祁县,属太原郡。西晋武帝时县治迁徙今县东南祁城村。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再迁县治至今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620年)于太谷县置太州,县属之;六年废太州,祁县仍属并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后属太原府。五代、北宋及金因之。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祁县、太谷合并。1961年二县分治,恢复祁县,属晋中地区。1999年属晋中市。地处晋中盆地中部。汾河、昌源河、乌马河、滹溪河、阎灿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为主。盛产苹果。工业有机械、化工、酿酒、纺织、化纤、玻璃、建材等。同蒲铁路、108、2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乔家大院、镇河楼、梁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麓台龙洞、祁奚父子墓等。


猜你喜欢

  • 武招县

    唐置,属椳州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后废。

  • 庙道口店

    即今江苏沛县西北庙道口。《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庙道口店 “在沛县西北三十里。有公馆”。

  • 吉鲁河

    又作吉禄河、急流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结雅河支流吉柳依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吉禄河“国语,吉禄,形象也。(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六百里”。清屠寄《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吉鲁河,亦呼

  • 胡庆余 (馀) 堂

    在今浙江杭州市内。是胡雪岩于清同治十三年 (1874) 创办的国药店。它与北京同仁堂并称为我国南北两家国药老店。现存建筑有二进,一进营业,二进制药。建筑的木构件均选用银杏、樟木,梁枋、隔扇、裙板雕饰精

  • 何克忒里山

    又作赫克特里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东岸。清《乾隆内府舆图》:乌苏里江下流东岸有“何克忒里阿林”。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乌苏里江北流,“与黑龙江会。其东岸,即赫克特里山也”。

  • 延庆观

    在今河南开封城内汴河之北、浚仪桥之西。北宋宣和元年(1119)为纪念道教的一个支派全真教开山祖重阳真人而建。原名重阳观。金末废毁,元初重建, 赐名“大朝元万寿宫”。明洪武六年(1373)改名延庆观。现

  • 水城厅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1913年改为水城县。据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4水城通判:“城外有河一道, 自城西分为二,环城流至城东南,复合为一,东流入乱山中。城之得名以此

  • 定戎镇

    金置,属汧源县。在今陕西陇县境。

  • 花桥关

    即玉龙关。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

  • 太和山

    ①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汝水经其下。山有太和谷。北魏置太和城,盖以山名。②即武当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武当山“一曰太和山”。《元和志》卷21武当县:武当山“一名太和山,在县南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