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村
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原称磁窑务,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明嘉靖 《青州府志》 卷11: 磁窑务集,“山南通莱芜,西通章丘,去淄川二十里”。
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980。该村约形成于隋、唐。早年为贸易场所,并设税卡,以此而名瓷窑务。明后期以同音改称磁窑务。1937年更名磁村。有耐火材料、丝绵、水泥制品等厂和煤井、建筑公司等。泉王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代古窑址。
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磁村镇。原称磁窑务,旧为淄川县重要集市之一。明嘉靖 《青州府志》 卷11: 磁窑务集,“山南通莱芜,西通章丘,去淄川二十里”。
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偏南。磁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980。该村约形成于隋、唐。早年为贸易场所,并设税卡,以此而名瓷窑务。明后期以同音改称磁窑务。1937年更名磁村。有耐火材料、丝绵、水泥制品等厂和煤井、建筑公司等。泉王公路经此。古迹有唐代古窑址。
西魏置,治所在丰宁县 (今陕西西乡县西南)。隋大业三年 (583)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陕西西乡县)。《元和志》 卷22洋州: “因洋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西
即今广东龙川县东北铁场镇,东与五华县相邻。清有外委把总驻防。
又作九里。在今河南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即此。古邑名。又作九里。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即此。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子路镇。清乾隆《罗山县志》卷1《镇店》:“子路河店,西南三十里。”
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方舆纪要》卷69万县:分水公馆“在县西百里。《志》云:宏治末建”。
北宋置,属绥德州。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四十里孤山乡。元废。
又作一而门。清置,故址在今吉林永吉县西伊勒们站村。《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蒐登站,又西南七十里至伊勒们站。”村名。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部。属金家满族乡。人口890。满族占55%。曾是伊勒
即今云南个旧市西南元江北岸水塘。明置水塘寨土寨长。
一作得马水关。明置,在今山西河曲县南。《方舆纪要》 卷40保德州: 保马水关 “有土城,周一里余。洪武九年置巡司于此”。
渭北鄜坊的简称。唐、五代方镇名。唐上元元年 (760) 置渭北鄜坊节度使,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治坊州 (今陕西黄陵县东南)。建中四年 (783) 徙治鄜州 (今陕西富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北部大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