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巷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以十万兵攻海州,“时 (李) 宝帅海舟水陆并进,抵城北砂巷,胜率众合宝军大破之,斩首不可计,堰水为之不流”。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以十万兵攻海州,“时 (李) 宝帅海舟水陆并进,抵城北砂巷,胜率众合宝军大破之,斩首不可计,堰水为之不流”。
本名疁门。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东门。《越绝书 ·吴地传》: “从阊门到娄门九里七十二步。”《吴地记》: “吴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 《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吴郡城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嶲州。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元和志》卷32嶲州昆明县: “盖南接昆明之地,因以为名。”至德二载 (757) 没入吐蕃。《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一年
①西周封国。在今山东郯城县北。战国初灭于越。《左传》: 宣公四年 (前605),“公及齐侯平莒及郯”。又,昭公十七年 (前525),“郯子来朝”。皆此。②一作虚。在今河南封丘县北。《公羊传》: 桓公十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莞渎。《清一统志·海州》 “板浦镇” 条下: 莞渎镇 “在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有盐场”。《清史稿· 地理志》: “海州有莞渎场。”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
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连云岛关在“卫西十五里。置关以控海滨之险”。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二年(503),魏元澄分命诸将犯淮陵、九山,“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三千救九山”。胡三省注:“今招信军盱眙县西南一十五里有三城,又西十五里至淮陵,城临池河,池
又作洛龙宗、罗隆宗。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清乾隆 《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洛隆”,藏语意为南谷。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后迁驻孜托。原西藏
即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南二十里康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3延庆州图: 西南有康姬 (集)。光绪 《延庆州志》 疆域图作康庄。
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大沫崮”条:一泉崮“上有泉一泓,虽旱不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