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码头镇

码头镇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旧作马头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3800。地处运粮河北岸,因河岸码头得名。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缝纫、防火器材、修配等厂。廊津、廊大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部,北邻北京市。面积57.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2980。初名新庄,因处琉璃河东岸,为停船码头,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2年析置码头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有地毯、木器、服装、建材等厂。公路通市区。(3)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98.7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60。清光绪《东光县志》:“城内西南隅有太仆寺行台故址,兼有马地、马厂、马头诸名,盖前明河间为太仆寺养马处也。”因名马头。后因处运河畔,明代建有码头,故名。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有石棉瓦、油毡、塑料、钢窗等厂。衡东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部、淮沭新河西岸、中运河与张福河汇合处南。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00。古淮阴县治所。旧时市井繁荣,唐温庭筠诗“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即此。明、清时其地设有头、二、三闸,过往船只,在此等候过闸。集镇由废转兴后,称码头镇。1957年设码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大豆、花生。有砖窑、玻璃器皿等厂。有公路通县城。古迹有秦淮阴故城、甘罗城,韩信故里、韩信钓台、漂母墓,惠济祠碑。(5)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集,人口 3770。因原为乌江渡口码头,后形成集市,得名码头集。1953年置码头镇。1992年十字路乡并入。地处岗、湾地带。主产稻、小麦、油菜籽。为县境东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特产小磨麻油。有轮窑、弹花、碾米、榨油、印刷、爆竹等厂。有公路至木厂镇接六寿公路。淠河通航。(6)在福建省南安市北部、晋江东溪两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店口,人口 5330。宋时称鳌头,此处为水运码头,后改今名。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5年置镇。农产有稻、甘蔗、甘薯、花生、茶叶、蘑菇,并产松、杉、柑橘、龙眼等。有针织、陶瓷、化工、玩具、雨具、机砖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接后茅公路。古迹有唐欧阳詹高盖山读书处。(7)在江西省瑞昌市北部、长江南岸。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镇(自然镇),人口 4100。因驻地地形似马头得名马头镇,后演称今名。1951年属码头等乡,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4年改设码头镇。2001年流庄乡并入。产稻、棉花、蔬菜等。有造船、拆船、矿山机械、水泥、砖瓦、沙石等业。有集贸市场。滨江有码头,为瑞昌市惟一长江港口,有客轮通九江市。公路南接九界公路。古迹有瀼滨亭、东岩寺、常乐庵。(8)在重庆合川市东北缘,濒临渠江。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冯家牌坊,人口600。以原场的地形似马头,西临溪,故称马头溪;后以此濒渠江,有水运码头,改今名。明洪武时为水码头,后成集市。清光绪时置码头溪场。1926年设码头镇,1941年改乡,1942年析码头、孙家二乡置古城乡。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68年改名反修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乡。1992年古城乡划入,次年改置码头镇。产稻、小麦、玉米和柑橘、甘蔗,尤以青草坝萝卜、土烟、榨菜头遐迩闻名,为全市蚕桑基地之一。有酿酒、汽修、造纸等厂,是合川、岳池两市县交界处的农贸物资集散地。龙码公路与合肖干线相连,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二处。


猜你喜欢

  • 曲棘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宋公佐卒于曲棘”。杜注:“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 高原县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柔远县置,为隆兴路治。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元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中废。古县名。蒙古改柔远县置,治今河北省张北县。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兴和府治。后废。

  • 胶州

    ①北魏永安二年 (529) 置,治所在东武县(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高密、安丘、胶州、胶南等市县地。隋开皇五年 (585) 改名密州。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属益都路。治所在胶

  • 朝邑县

    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五泉县置,属武乡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元和志》卷2同州朝邑县: “以北据朝阪,故以为名。” 隋属冯翊郡。唐属同州,乾元三年 (760) 改名河西县。大历五年

  • 官塘驿市

    即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四十里官塘驿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蒲圻县东北有官塘驿市。

  • 温润寨

    即温闷峒。北宋置,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元废。又称温闷峒。北宋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湖润。元废。

  • 新港镇

    ①在今江苏靖江市东北三十里新港,位于夏港入长江处。清光绪 《靖江县志》 名龙潭新港。抗日战争时改名新港镇。②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 西南新港镇。出港即为大江。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通州 (今

  • 喜乐温河卫

    又作喜剌兀卫、希剌温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地区。后废。又称喜剌兀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不详。辖境约

  • 郭桥镇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 福宁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福宁州置,属福州府。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成化九年 (1473) 升为福宁州。古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福宁州置,治今福建省霞浦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