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浦镇

石浦镇

①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石浦。北宋大中祥符间置巡检司于此。明景泰二年(1451)移千墩镇。

②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里石浦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石浦守御前、后二千户所。清废。


(1)在江苏省昆山市东南部、道褐浦两岸,东邻上海市。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浦,人口 1800。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置石浦巡检司于此。镇以浦名,又名石川。1949年为石浦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及蘑菇、甘蔗等。特产“石浦薄粳”。有化工、电子、轻纺、服装、建材等厂。有公路通上海。(2)在浙江省象山县南部、象山半岛东南端,临石浦港。面积83.06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浦,人口5万。早期沿溪建村,溪流入海处山岩直逼水中,故名石浦。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巡检司,二十年设石浦前、石浦后两千户所并筑城,为浙东抗倭要塞。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清道光三年(1823年)置石浦厅。宣统三年(1911年)废入南田县,并为县治;1913年属象山县。1932年置东来、南熏、西城、北平镇,1934年为东来、金山镇。次年合为石浦镇。海洋渔业发达。有造船、机械、冷冻、水产品加工等厂。东南濒石浦港,是著名渔港和重要商埠。建有“中国水产城”,贸易兴盛。公路通县城。有城隍庙、二湾摩崖石刻、沙头海滨浴场、渔山海景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磁山遗址

    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四十里。面积3.3万平方米。1976—1977年发掘一千多平方米。出土陶器均为手制。石器有磨盘和磨棒。年代距今八千至七千三百年间,早于仰韶文化。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一个

  • 箕谷

    ①又名谷水。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水经注·获水》: “ (冒) 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获,世谓之西流水。”②在今陕西汉中市北。《后汉书·冯异传》: 建武四年 (28),“公孙述遣将程焉,将数万人就吕鲔出屯

  • 皮城

    南北朝时蒲山国(皮山国)都城。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魏书·西域传》:“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

  • 平城宫

    北魏太和年间修筑,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前的皇宫。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火车站附近。《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至平城宫”,又太和十九年(495),“诏皇太子赴平城宫”。即此。其后因迁都

  • 皇华洲

    亦作黄华洲。即今四川忠县东二十里皇华村。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志》 卷19忠州: “ 《志》云,即皇华洲,在东五十里,江浦周回可二十里。”

  • 定边军

    ①唐方镇名。唐咸通九年 (868) 置,治所在邛州 (今四川邛崃市)。《资治通鉴》: 唐咸通九年 (868),“以 (李) 师望为嶲州刺史,充定边军节度,眉、蜀、邛、雅、嘉、黎等州观察,统押诸蛮并统领

  • 金山都督府

    唐开元中置,治所在西州 (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

  • 庙宇漕镇

    即庙漕场。今四川巫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庙宇镇。

  • 中郎城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城关镇。《寰宇记》卷20谓中郎故城在“黄县东一百步”,并引《郡国志》云:“石勒遣中郎将石同筑此城以防海,故曰中郎城。”北魏为东牟郡治。北齐为长广郡治。

  • 晚洲

    在今湖南湘潭县南 一百十里石洲之北。唐杜甫有诗 《次晚洲》。在今湖南省湘潭市南百余里石洲之北。唐杜甫有《次晚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