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廪峰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北部,祝融峰东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太平御览》卷39引盛弘之《荆州记》作“石囷峰”。《舆地纪胜》卷55衡州:石廪峰“在南岳。其峰耸峙如仓廪”。《清一统志·衡阳府一》:石廪峰“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阖”。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北部,祝融峰东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太平御览》卷39引盛弘之《荆州记》作“石囷峰”。《舆地纪胜》卷55衡州:石廪峰“在南岳。其峰耸峙如仓廪”。《清一统志·衡阳府一》:石廪峰“形如仓廪,有二户,一开一阖”。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东四十里。《寰宇记》卷20牟平县:系马山“古老相传始皇游此山揽草系马,至今山中草春生并皆垂屈,若人系结之状。俗云系马础”。
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南岸。明弘治 《徽州府志 ·休宁县》: 洋湖 “一名阳湖。在县东南屯溪之南岸,众水会聚之处。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汪洋如湖,故名”。
1940年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以聊城县改名,治所即今山东聊城市。为纪念范筑先将军而命名。1949年8月复名聊城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聊城县东部析置。以纪念抗日名将范筑先得名,治今山东省
亦名侯甲山、护甲岭。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九十里。《水经·汾水注》: 侯甲水 “发源祁县胡甲山,有长坂,谓之胡甲岭,即刘歆 《遂初赋》 所谓‘越侯甲而长驱’ 者也”。
又名封溪水、封江。即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元和志》 卷37临贺县: “临水东去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即“封水”。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隋书·地理志》:盱眙有都梁山。《寰宇记》 卷16泗州盱眙县: 都梁山“在县南十六里。《广志》 云: 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都梁香草,故以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又 《阮升之记》
北宋置,属相如县。在今四川南充市东北六十里罗家场东北秦台寺。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东汉废。西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为临乐敦侯,置临乐侯国,治今河北省南皮县东南。东汉省。
在今四川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神泉)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引水溉田,贞观元年开。”在今四川省安县塔水镇北。唐贞观元年(627年)开,引水灌田。
①在今安徽肥西县东北十里桃花城。《舆地纪胜》 卷45庐州: 桃花城 “在合肥县南四十里”。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桃花乡。《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桃花镇 “在黄安县东三十里。宋、元时为孔道,旧有烟墩,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