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壁山

石壁山

①一名龙山。又名甘山。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锦屏山”条:“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四围小山,相向如壁。”

②一名文山。在今安徽旌德县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壁山“在旌德县北二十里。峰峦对起,清溪中流,最奇绝”。《宋会要辑稿·兵一○·讨叛四》:北宋宣和三年(1121)二月,方腊起义军攻占旌德县,“二十七日,杨可世由泾县过石壁隘,斩首几三千级,复旌德县”。即此。

③在今浙江庆元县东。《方舆纪要》卷94庆元县:石壁山“在县东十里。石笋凌空,为邑关阻”。

④在今福建松溪县南。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松溪县:石壁山“在县治之南挂榜山也,石壁峭立,高数十丈,下有龙潭”。

⑤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四十里。《寰宇记》卷111江州彭泽县:石壁山“有玉壶洞,高七尺,深三十丈,泉流不竭”。《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壁山“峰峦秀耸,形如削壁,水绕其下,四时不涸”。

⑥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临鄱阳湖。《寰宇记》卷111南康军都昌县:石壁山“在县西南十一里。旁临清江,有石如壁”。南朝宋谢灵运尝居此。

⑦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宾州:石壁山在“州(治今新宾镇)东北二十里。其并峙者曰白羊山,旁有廖平岩,清胜奇绝,四围坚密如城郭”。


猜你喜欢

  • 淮阳国

    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立子友为淮阳王,为同姓九国之一。都陈县 (今河南淮阳县)。惠帝元年 (前194) 改为郡。此后或国、或郡。成帝元延末,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柘城、太康、扶沟、鹿邑等县地。东

  • 修仁山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3静江府: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修仁山 “在修仁县西二十八里。县因以名”。

  • 益州塘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李渠” 条下: 益州塘 “在 (府) 城西北,亦唐元和中李将顺所筑。广三十亩,形象以为塘,于州利益,故名。中有二岛曰卧龙洲。自塘穿渠绕州治,与李

  • 王澄堡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在今宁夏贺兰县东北王澄村。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王澄堡“有仓场”。《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潘阳堡”条下:王澄堡“在镇东北三十五里, 自堡而东北,又有张政、魏政二堡,俱属宁夏左屯

  • 龙头场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里龙场乡驻地龙头场村。宋《宝庆四明志》卷6盐课:龙头场“开禧元年于定海县创置”。产海盐。至清末因海滩外涨而废。原属镇海县,1954年改属慈溪县。集镇名。在浙江省慈溪市区东南部、大

  • 南乡峡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四十五里。《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南乡峡,东径永安宫南。” 《方舆胜览》 卷57夔州: 南乡峡 “在奉节县西五十里。《荆州记》: 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村旁有溪,曰龙门

  • 天保山

    在今广西德保县北三十里。旧名响泉山。明代土知府岑天保死后葬此。《清一统志·镇安府》:岑天保墓“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天保山麓。洪武初,授镇安土知府,世乱保境息民,世治烙恭奉上,筑城垣,立法度,劝农桑,恤孤寡

  • 尉迟川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 浮桥河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源出市西北分水岭,东南流注于举水。《清 一统志·黄州府一》 以浮桥河为 《水经注》 之倒水。

  • 翁松关

    明置,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翁松关在 “ (卢山长官司) 司西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