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堡山
又名分秦山。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二十余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石堡山“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与诸酋会盟处。下有温泉,阔二丈许,其沸如汤。或曰即东山河之源也”。
又名分秦山。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二十余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石堡山“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与诸酋会盟处。下有温泉,阔二丈许,其沸如汤。或曰即东山河之源也”。
清雍正八年 (1730) 置,属镇远府。治所即今贵州剑河县。在清水江南,故名。1913年改为清江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治今贵州省剑河县。属镇远府。1913年改清江县。
① 一作莲芍县。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来化镇村。三国魏属冯翊郡。隋大业元年 (605) 废入下邽县。②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 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西魏改为蓝水
唐置,属营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辽废。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北九十里。《水经·沂水注》:卢川水“出鹿岭山,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诸葛泉源斯奔乱流,径城阳之卢县……又东南注于桑泉水”。
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双城(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高丽史》卷58:“高宗四十五年(1258),蒙古兵来侵,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叛,……以和州迤北附于蒙古。蒙古乃置双城总管府于和州,以晖为总管,卓
即临沅山。在今广东曲江县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林源山 “在曲江县北。一名临沅山。亦名洹山。…… 《旧志》: 在县北七十里”。
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10浔州:大隍水“在桂平县。源出象州武仙县界”。《清一统志·浔州府》:大隍水“源出武宣县界,东流合浔江”。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双子群礁南17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帝都岛与群礁。1947年改称中业群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中业群礁“包有珊瑚滩两个, 东西延长十二海里。滩上连礁极险,二滩
①亦名飞仙关、漏阁。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飞仙关镇。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4芦山县:“《志》云:芦山南十里三江渡,通天全六番,下注多功峡,入雅之平羌江。多功河上飞仙阁,为木栈道,即古漏阁也。”②
隋开皇初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属岩州。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