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睢州

睢州

①南朝梁大通元年 (527) 置,治所在顿丘竹邑城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濉溪、萧县以及江苏沛县等地。东魏武定五年 (547) 改为南济阴郡。北齐复为睢州,移治取虑县 (今灵璧县东)。隋开皇三年(583) 废。

②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潼州置,治所在取虑城 (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里高楼乡潼郡村)。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泗县、固镇、灵璧等市县地。北齐移治竹邑县 (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后废。

③金天德三年 (1151) 改拱州置,治所在襄邑县 (今河南睢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睢县、民权、柘城等县地。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省襄邑县入州。十年 (1377) 降为睢县,十三年 (1380) 复为睢州,属开封府,嘉靖中属归德府。1913年改为睢县。


(1)南朝梁大通时置,治顿丘县竹邑城(今安徽宿州市北符离镇)。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宿州市北部、濉溪、萧县及江苏省沛县等地。隋开皇三年(583年)废。(2)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拱州置,治襄邑县(今河南睢县)。属南京路。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睢县、柘城、民权等县地。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废襄邑县入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属归德府。1913年改为睢县。


猜你喜欢

  • 北始新县

    北魏侨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霍山等县境。后废。

  • 北户

    即北向户的简称。泛指五岭以南中原王朝势力所及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琅邪台刻石,“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晋左思《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刘渊林注:“日南人北户,犹

  • 龙平县

    南朝梁置,为静州及梁寿、静慰二郡治。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隋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静州治。贞观八年(634)为富州治。天宝初为开江郡治,乾元初复为富州治。北宋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

  • 陈汉山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陈汉山“在县西北八十里。相传昔有陈汉者结砦于此。其地险固,豪民往往据为屯聚之所”。1958年建钓鱼台水库,山浸水库中。

  • 江蓝厅城

    即锦田镇。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码市镇。清道光十二年(1832)江蓝理瑶督捕同知驻此。

  • 下埔墟

    即今广东汕头市东北下蓬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澄海县西南有下浦。

  • 南岳山

    ①即霍山。今安徽霍山县南天柱山。《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霍山 “本名天柱山,亦曰南岳山,又曰衡山”。②在今河南潢川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光州一》: 南岳山 “淠水出焉”。(按: 淠水出垂山,在

  • 水德江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水特姜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二年(1414)属思南府。万历三十三年(1605)改置安化县。明洪武初以水特姜长官司改名,治今贵州省思南县。二十二年(1389年)为思

  • 刘家场

    ①亦称留佳场。即今四川荣县西留佳镇。清道光《荣县志》卷10:刘家场“县西九十里”。②即今四川青神县南瑞峰镇。清嘉庆《青神县志》卷11:刘家场在“县南二十里”。民国年间改为瑞丰乡,1985年改为瑞峰镇。

  • 刘庄镇

    ①金置,属闻喜县。在今山西闻喜县东七十二里刘庄冶村。②一名柳庄镇。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清一统志·海州》:刘庄镇“在沐阳县东四十里。为往来要路”。(1)在江苏省大丰市西部。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