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盖县

盖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源县东南盖冶。东汉永平二年 (59) 割属琅邪国。章帝时仍属泰山郡。西晋属东莞郡,元康元年 (291) 析置东安郡治此。北齐废。


(1)古县名。西汉以故盖邑置,治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盖冶。属泰山郡。景帝五年(前152年),曾封后兄王信为侯邑。东汉永平二年(59年)改属琅邪国,章帝时复故。西晋又属东莞郡,元康七年(297年)为东安郡治。宋、魏不改。北齐徙郡治于东莞县(今山东沂水县东北),省县入之。(2)旧县名。1965年改盖平县置,治今辽宁省盖州市。1992年撤销,改设盖州市。


猜你喜欢

  • 平等县

    1927年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四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辛营(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十四里平等乡)。1932年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嵩县之莘营、莘渠、鸣皋、石碢、常峪、�ȹ

  • 留下镇

    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0: “宋高宗初至杭时,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后得凤凰山,乃云 ‘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为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

  • 南苔市

    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六里南台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进贤县东北有南台集。

  • 长乐集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乐乡。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长乐集“(距城)六十里”。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南淝河下游东侧。长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因集南旧有三国赤乌年间建长乐寺得名。产稻、麦

  • 显福宫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隋书·宇文化及传》: 大业末,杀炀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

  • 古砦镇

    亦作古��镇。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古寨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 涓水

    ①在今山东诸城市西。《水经·潍水注》:“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又北注于潍水。”②在今湖南湘潭县西。一名易俗水。《方舆纪要》卷80湘潭县: 涓水 “源自南岳山,北合数溪流入县界,经龙口东流

  • 探沂庄

    即今山东费县东南三十里探沂镇。清光绪《费县志》: 南尹社 “大探沂,有集”。

  • 盛家糠

    即今湖北谷城县西南二十六里盛糠镇。清有把总驻守。

  • 京水

    一名黄水。即今河南贾鲁河上源。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荥阳市东南及郑州市境。《水经·济水注》: 黄水 “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