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广元市区西二里皇泽寺后岩壁上。始建于南北朝,隋唐时最盛。现存石窟和摩崖二十四处,造像千余尊。主要石窟有中心柱窟、大佛楼、五佛亭、则天殿等,石壁上大大小小的造像琳琅满目。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川省广元市区西约1千米皇泽寺后岩壁上。现存石窟和摩崖24处,造像千余尊。为南北朝及隋、唐、宋等不同时期的石刻,龛窟形制和造像风格也不一样。主要石刻有中心柱窟、大佛楼石窟、五佛亭石龛、则天殿石龛等。中心柱窟,又名支提式窟,约9立方米,中立经塔石柱,三壁凿龛,龛楣蛟龙蜿蜒,造像古朴庄重;壁上浮雕千佛,玲珑精致。其造像特征,似为北周艺术风格。大佛楼石窟为最大的窟,大佛高约6米,雄伟庄严,二侍者虔诚肃穆,二菩萨面颐丰满,衣纹飘洒,力士、天王雄伟健劲。窟后天龙八部,形象特殊,为唐代雕刻之代表作。五佛亭石龛的隋代观音像,体态优美生动。则天殿石壁上大小造像,琳琅满目,多为艺术珍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鄢水

    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9),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杜注: “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 《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 均村市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乡。《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均村市“在万安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接兴国县界”。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东南。清属万安县。

  • 佛龛岩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6:佛龛岩“壁立千寻,四面峻峭,叛逆何金龙党羽吴山亡、何乏祥等率贼盘踞其中,势猖獗;其对面四方峒亦陡绝高悬,逆党花脸章队长等率党百余伏居,不时出没,掳掠居民,彼此

  • 欣都思

    亦作身毒、欣都、印毒、印都信度、胫笃。即今印度。《元朝秘史》 卷13: “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 (勒) 丁并蔑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虏了。”

  • 湘湖市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南湘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 “湘湖街”。

  • 辛张村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南六十六里辛章村。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霸州图:东南有辛张。

  • 芍药戍

    唐永徽中改攑溪戍置,属龙门州(龙州)。在今四川平武县南九十里。后废。

  • 罗山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申州。治所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寰宇记》 卷132信阳军罗山县: “因山以为名。” 大业初属义阳郡。唐移治今罗山县,属申州。北宋开宝九年 (976) 废。雍熙二年 (

  • 热海

    亦名大清池、亦思宽、亦息渴儿、图斯库勒、特穆尔图淖尔。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 唐永淳初

  • 胡柳陂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五十里。《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天祐十五年 (918),李存勗进军梁汴京,“次胡柳陂”。即此。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濮城西南。五代梁贞明四年(918年),晋王李存勗自濮州引兵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