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崖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
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将柳元景自百丈崖出温谷,入卢氏。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
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将柳元景自百丈崖出温谷,入卢氏。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埭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 置巡司于此,后废。《明通鉴》: 嘉靖四十二年 (1563) 二月,“福建兴化府倭结寨于峙头,与都指挥欧阳深相距,久之不出”,即此。清时为峙头镇。即今福
春秋宋邑。即今江苏徐州市。《春秋》: 成公十八年 (前573),“宋鱼石复入于彭城”。《史记·韩世家》: 文侯二年 (前385),“伐宋,到彭城执宋君”。皆此。秦置县。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江苏省徐州
苕溪支流。源出今浙江安吉县 (递铺镇)西七十二里董岭,北入苕溪。《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董岭水 “分为两流,西流入宁国县界,东流自县(治今孝丰镇) 西引而北,至州西南会诸溪涧水,谓之东溪,入于苕
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福山县(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辖境相当今山东烟台、蓬莱、招远、栖霞、龙口、莱阳、莱西、海阳、文登、荣成、乳山等市县地。1928年废。
西魏废帝元年(552)置,属抚宁郡。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北。隋属雕阴郡。唐初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米脂县西。为抚宁郡治。隋大业二年(606年)废。
①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以河东节度使号为保宁军,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贞元三年 (787) 复为河东节度使。②五代方镇名。五代唐天成四年 (929) 后蜀分东川置,治所在
①西周文王修筑,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接户县界。《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乃舍诸灵台”。即此。《三辅黄图》卷5:“周灵台,高
在今山东莱芜市南二十里。《元丰九域志》卷1:莱芜县有安期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安期山,“《旧志》:相传安期生修炼于此。上有安期真人观,有唐、宋、元三碑”。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 卷2: 卑南觅社 “此社高山重叠,难以站数”。连横 《台湾通史·建国纪》: 南明永历三十七年 (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淡水通事李沧请采金裕饷,命
①辽置,为隰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辽史·地理志》 海滨县: “濒海,地多碱卤,置盐场于此。”②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无棣县东部析置,治北集村 (在今山东无棣县东北)。1950年1月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