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河
即今新疆策勒、和田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于阗“其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鸟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
即今新疆策勒、和田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于阗“其河源所出,至于阗分为三: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鸟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格根河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格根,明也。见《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
在今河北献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3献县“乐成废县”条下载:“今县西南十里曰乐寿岩,……大业十三年窦建德自号长乐王,都乐寿,其所居曰金城宫,亦在乐寿岩西,今湮废。”
在今湖北宣恩县南白水河西岸。清置巡司于此。后废。
清顺治十五年(1658)置,即今四川小金县东沃日河南岸沃日乡(官寨)。喇嘛巴碧太归附时,颂给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印信,故称沃日土司。《清史稿·土司传》:乾隆十四年(1749)讨金川,傅恒奏“马良柱转战
即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清咸丰 《开县志》 卷3: 南门场 “离城一百二十里”。
即台阁山。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97谓南台山在大田县南二百余里,误。
即蔺。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离石县西。《史记·六国年表》:卫声公元年(前372),“败赵北蔺”,即此。即“蔺”。
一名摄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寰宇记》卷90升州上元县“摄山”条引《江乘地记》:“扈村有摄山,形方,四面重岭似伞,故名伞山。”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北石井镇。社址布局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胜利后,次年把升平社学改组为联合附近各乡共同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武装组织。1959年重修旧址。祠
故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隅,金沙江西岸的塔城附近。《新唐书·南诏传》: “初,吐蕃与回鹘战,杀伤甚众,调南诏万人。牟寻欲袭吐蕃,阳示寡弱,以三千人行,许之。即自将数万,踵后昼夜行。大破吐蕃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