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水关

白水关

①亦名关头。东汉置,属白水县。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白水县有关尉,故州牧刘璋将杨怀、高沛守也。”《后汉书·李固传》 注引南齐刘澄之《梁州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也。”此关为古陕甘入蜀孔道。清于此设巡司。《清一统志·保宁府二》:白水关“在昭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东接阴平,西达平武,北连文县,最为险要。

②又称白水驿。在今云南沾益县东北白水。《明一统志》卷87曲靖府: 白水关“在府城东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14:白水关“今有白水驿,又有巡司。《滇程记》:自乌撒达沾益而南,谓之西路;自普安达平夷而西,谓之东路,合于白水驿,谓之十字路云”。为明、清时云南通四川和贵州的要冲。


(1)又名关头(《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在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水街北。为古代陕、甘入蜀要隘。刘备“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注引《典略》),即此。(2)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东北。为通贵州、四川要冲。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移白崖巡检驻此,兼管驿务。


猜你喜欢

  • 南籍端水

    又名冥河。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上游。《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冥安县: “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

  • 密造堡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秦主登留辎重于大界,自将轻骑万余攻安定羌密造堡,克之”。即此。今址不详,约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年),前秦苻登攻

  • 鸦 (鵶) 口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鸟鼠山

    一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尚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名,其鼠为鼵”。郭璞注:“鼵如人家鼠而尾短;似鵽而小,黄黑色。

  • 便桥

    即便门桥。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三辅黄图》 卷6桥: “便门桥,武帝建元三年初作此桥,在便门外,跨渭水,通茂陵。” 注曰: “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此桥与门对值,因号便桥。”即“西渭桥”。

  • 北仑河

    亦名北市江。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防城县:北仑河“其上源曰文义河,出拷邦岭,东北至北仑汛,屈而南,嘉隆江自西南来注之。其南岸则越南界也”。北仑河从木河村起至东兴镇,为中越界河。在广

  • 栖山圩

    又名大山砦。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七山下栖山镇。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沛县城被冲没,曾迁治于此。

  • 虎头冈集

    即今河南郸城县东北虎头冈乡。旧属鹿邑县。清光绪 《鹿邑县全图》 首卷 《市集》: “虎头冈集,在城西南四十里。” 1952年属郸城县。

  • 䍧柯郡

    即牂柯郡。 隋大业初改䍧州置, 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

  • 三界镇

    ①北宋置,属会稽县。即今浙江嵊县北三界镇。《元丰九域志》卷5:越州会稽县有“三界镇”。《方舆纪要》卷92嵊县:三界市“在县北六十里,即会稽之三界镇也”。明成化中割属嵊县。东汉永建四年(129)至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