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塔山

白塔山

①即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之白塔岛。《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秦驻山”条:白塔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海中,山有白塔”。故名。昔海舟多泊于此。

②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跨福建武夷山、邵武、建阳及江西铅山四县市地。《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建阳县:白塔山在“县西北百三十里。山巅有石,突立如浮图,夜常有光,一名天灯山”。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建阳县:白塔山,“山之巅有石特立,层分黑白如塔状。相传尝夜火明其上,故又名天灯山”。

③即今红塔山。在云南玉溪市东郊。《清一统志·澂江府》:白塔山“在新兴州东二十里。 上有塔,元时建”。“二十里”应为“二里”之误。

④在今甘肃兰州市北黄河北岸。《清一统志·兰州府一》 “九州台山”条下:“相近有白塔山。”佛宇罗列, 自下至上有十殿,而浮图居其顶。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区中部、黄河北岸。岗阜起伏,拱抱旧城。山下古有金城、玉叠二关,为军事要地。山上有元始建、明景泰年间重建的白塔,山因以名。塔七级八面,通高约17米。上楼阁与下覆钵结合形式,为古塔中少见。1958年辟为公园,依山势新建一、二、三台仿古建筑群,逐级升高。西峰有兰州碑林,摩崖石刻依山而立。登山可一览黄河、黄河铁桥和城市全貌。


猜你喜欢

  • 陡沟

    又名徙沟。在今安徽灵璧县西南、固镇县东,北接马路沟,南入浍。长约二十余里。《宋史·李显宗传》: 南宋隆兴元年 (1163),李显宗 “自濠梁渡淮,至陡沟”。即此。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南宋隆兴元年(11

  • 城乐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德江县南。贞观八年 (634) 改属费州。《寰宇记》 卷121费州城乐县: “始筑城,人歌午之,遂以为名。”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

  • 长川城

    北魏建,约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长川是北魏先世居地之一,位于石漠(今内蒙古兴和西)东北,濡源(今滦河源)之西,北魏前期诸帝常巡幸其地。《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

  • 梨山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十五里梨山。《寰宇记》卷101建州建安县: 梨山 “在郡东南,其山为郡胜概之地”。《明一统志》 卷76建宁府: 梨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唐刺史李频稚好此山。既卒,郡人思之,立祠其下

  • 均水

    ①在今湖北随州市西。《水经·溳水注》:均水“出大洪山,东北流径土山北,又东北流入于溳水”。②上源曰淅水,出河南卢氏县,南流经西峡县西,至淅川县南与丹水合流为均水,至湖北丹江口市入汉。《水经·均水注》:

  • 水窦岩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定州》:水窦岩“石骨清峭,拔地涌出,山雨骤至,则飞泉奔泻两崖间,汇而为潭。岩际有漱玉亭。金章帝尝游此。山坡石上勒宋苏轼书‘浮休’二字,元卢挚因名曰坡山峡”。

  • 泇河

    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元于钦 《齐乘》 卷2: “泇水有二: 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南流至卞庄站,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 西泇河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 (今江苏

  • 卢峰山

    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卢峰山“峭峰岿然,为众山表,有锁子、对马诸洞”。

  • 安笼箐山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明万历《贵州通志》卷8永宁州:安笼箐山在“(慕役)司北五十里。山峦相接,林木蓊密。周四十里。官道经其中,险阻难行”。

  • 廖简县

    南齐置,属永宁郡。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陈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