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登仙桥

登仙桥

原称红门桥。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南,横卧在谷冈河上。建于北宋绍圣元年 (1094) 以前。为一拱形石桥,长八丈,宽二丈,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原名红门桥,后改为登仙桥。1912年被洪水冲毁,十年后移址于原桥下游一里处重建,长三丈,宽一丈,桥上建有将军庙一座。1933年2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 “围剿”。周恩来、朱德率工农红军 一、三、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敌军五十二、五十九两个师,此即名震中外的 “登仙桥大捷”。


原称红门桥。在江西省乐安县,横卧谷冈河上。为拱形石桥。建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前。建筑与众不同,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红墙蓝瓦,重檐翘角。据传南宋嘉定年间文人白玉蟾,云游宿此,与僧为伴。夏夜,诗兴大发,口占七绝一首,中有“红桥仰卧似登仙”句。僧人遂将红门桥改今名。1912年桥毁于山洪。十年后,当地群众捐资重建时移址原桥下500米处。桥长约10米,宽3.3米,单孔,桥上建将军庙。1933年2月,周恩来、朱德率红军一、三、五军团在此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即有名的“登仙桥大捷”。


猜你喜欢

  • 小岘山

    ①在今安徽肥东县东。《舆地纪胜》卷45庐州:小岘山“在梁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小岘山,“《志》云:在县东七十里,盖黄山之支陇也。有山口曰余岘,道出全椒”。②又名昭关山。在今安徽含山

  • 安远砦

    ①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安远乡。熙宁八年(1075)废为镇,后复为砦。《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九月,“壬子,程信及夏人攻巩州不克,信引兵趋秦州。丙辰

  • 彭错岭宗

    又称盆苏克灵。治所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

  • 刘过墓

    在今江苏昆山市马鞍山东麓。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诗人、词人。南宋嘉定五年(1212)知县潘友文买山葬此,并立祠于墓东东斋之

  • 李怀集

    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二十里李怀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广宗县图:东北有李怀集。

  • 延安府

    北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置,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甘泉、延长、延川、安塞等市县地和延河、大理河上游流域。元改为延安路,辖境有所扩大。明复为延安府,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

  • 高柏山

    在今陕西子长县北。《清一统志·延安府一》: 高柏山 “在安定县 (治今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北八十里,怀宁河出此。疑即 《汉志》 阳周县南之桥山也”。

  • 秀水河镇

    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秀水河子镇。《清史稿·地理志》 法库直隶厅:“又西秀水河,南入新民。有秀水河市镇。”

  • 长平墟隘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长平墟隘在县东北四十里。路出邵武府之泰宁县及将乐县。”

  • 塔鲁木卫

    亦作塔木鲁卫。明永乐四年 (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市东小清河至达奇木鲁山地区。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确址不详。辖境约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