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河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指此。
即今四川叙永、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永宁河 “亦曰界首河”。《明史·曹震传》: 洪武二十四年 (1391),“会永宁宣慰司言: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指此。
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西晋改乐陵国, 移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北魏仍改乐陵郡,还治乐陵。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乐陵、阳信、无棣、利津等市县地。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虚仁驿 “在府北。《图经》: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环川、姜驿等站,达于四川会川卫境,自昔往来通道也”。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之锦江。《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 恩平江 “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下入新会县界”。《元丰九域志》 卷9: 恩州阳江县有恩平江。《明史·地理志》 恩平县: “县南有恩平江。”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沙州故城置,属西卫宁,为羁縻卫。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正德十一年(1516)土鲁番以兵胁归附,遂徙肃州塞内。后废。明时驻牧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罕东卫一支,北迁沙州,宣德七年(1
在今天津市区西北。以在沽水之西,故名。《清一统志·天津府一》:西沽“在天津县北三里,子牙河入北运河处也,其上流为大清河”。区片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东部。泛指红桥北大街与光荣道、大新街、小辛庄大街交会处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一百里长岭关,北接安徽金寨县界。《方舆纪要》卷76麻城县:长岭关在“县北百里。北至河南商城县百二十里。嘉靖中,盗起西山九龙湾,议建军营于此,寻革”。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与河南省商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东。《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后秦主姚苌与秦主苻登“连战累败,乃遣其中军姚崇袭大界;(苻)登引师要之,大败崇于安丘,俘斩二万五千”。即此。区片名。在山东省安丘市境北部
在今安徽铜陵、无为、繁昌等县间长江岸。因江中鹊洲为名。《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以诸侯及东夷伐吴,“闻吴师出,薳启强帅师从之,遽不设备,吴人败诸鹊岸”。杜注: “庐江舒县有鹊尾渚”,即此。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8巩县: “ 《志》 云: 宋种茶于此,而封固其地,因名。”
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南岳区南岳镇。《清一统志 ·衡州府二》: 岳市 “在衡山县西北三十里岳庙前。四方人民,环庙而居,为岳市。旧有巡司,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