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口堡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瓦窑口堡“嘉靖三十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七里, 内东烟墩极冲。嘉靖中,寇由宣府膳房堡入, 由此堡出”。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瓦窑口堡“嘉靖三十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七里, 内东烟墩极冲。嘉靖中,寇由宣府膳房堡入, 由此堡出”。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唐置,属嘉诚县。在今四川松潘县北虹桥关。《元和志》卷32嘉诚县:“大定戍在县北四十里。”后废。唐置,即今松潘县北虹桥关。属松州嘉诚县(治今四川松潘县)。
即阔滦海子。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部之呼池湖。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六月初二,“午经阔滦海子……上曰:‘此水周围千余里,斡难、胪朐凡七河注其中,故大也。’遂赐名曰玄冥池”。
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驻跸山“俗称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泉出其中,取之不竭”。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引《祥符经》云:“洞极大, 流水不竭。顶上又有一洞,过立夏, 清风即自内出, 立秋则止,故名风水洞。”宋苏辙有《和子瞻题风水洞》诗。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北。明曹学佺 《名胜志》 引 《水经注》 曰: “河水又径刘仲城北,又径姚武壁南。” 《寰宇记》 卷28夏阳县 “姚武壁” 条引《十六国春秋》: “姚苌乃僭号于此,盖以武功立,因名姚武
即乃沙不耳。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元 《圣武亲征录》: “命四太子攻也里、泥沙兀儿等城。” 即此。
即 “淮西”。即“淮西(1)”。
北宋置,属海康县。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一说在今徐闻县西。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北宋属海康县。
又名广通镇。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为唐五堰之一。《宋史·瀛国公传》: 德祐元年(1275),元兵迫近临安 (今浙江杭州市),“起赵淮为太府寺丞,戍银树东坝”。《元史·阿剌罕传》: 至元十二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