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桥镇

王桥镇

又名百谷镇。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王桥镇。清时水利通判驻此。


(1)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五阳岭。人口1.3万。面积87.9平方千米。人口3万。1949年属襄垣一区,1954年建东王桥乡。1956年属郭庄乡,1958年改王桥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原庄乡并入。浊漳河从中部穿过。主产玉米、谷子,为县粮食主产区之一。有焦化、煤矿、化工、钢铁、铝钒土、农机等企业。为新型矿区集镇。太焦铁路、榆长公路经此。(2)在江西省东乡县中部偏东南。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桥,人口2300。元初王姓建村于小桥边,因名。1949年为王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1年改置镇。产茧蚕、板栗、柑橘等。有农机、化工助剂、酿酒、花岗石等厂。320国道经此。(3)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桥,人口6630。镇以驻地名。因此地多沟谷,始名百谷,后渐形成集镇。相传唐末王姓于镇南白渠上架桥名王桥,镇遂以桥名,习称王桥头。清雍正《陕西通志》载:百谷镇即王桥镇。1949年设王桥镇,1951年设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1987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公路通桥底镇、泾干镇。镇西泾河东北岸有郑国渠渠首遗址。


猜你喜欢

  • 两湖

    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全境及湖北大部分地区。清代建有湖南、湖北两省,也合称“两湖”。即今湖南、湖北两省地。地区名。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合称“两湖”,相当于今湖南

  • 砖河镇

    清置,属沧州。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南二十里西砖河村。后设游击驻防于此。

  • 康挖克

    一名坡塔什、佛塔什。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苏盖提东一百六十里喀拉喀什河南岸。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康挖克 “又名波塔什。洪图,佛塔什。柴草俱蕃茂”。

  • 广法寺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北。为金川土司著名喇嘛寺庙。清乾隆《金川琐记》卷1:广法寺“本名雍市喇嘛寺,距崇化屯署三里。由来既久, 日就荒废。乾隆四十一年帑项重修,赐名广法寺,并赐御书,‘政教恒宣’扁额”。

  • 太平堡

    ①明初置,属大渡河千户所。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太平堡“在县西北二十五里”。②明成化四年(1468)置,属泸州卫。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方舆纪要》卷72泸州卫“洞扫堡”条下

  • 大坪田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大坪田“在县东北四十里。《闻见录》:大坪田道通汤溪、武义、宣平,为县境要口”。

  • 昌西陵

    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中昌陵西五里。是嘉庆帝的孝和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

  • 碧潭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

  • 吴公湖

    即吴翁湖。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

  • 昌宁郡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临夷郡置,属宁州。治所在帖夷县 (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置,治贴夷县(今四川九寨沟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九寨沟县及其附近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