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泉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玉虹泉“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石壁镌三大字,并有石刻题咏”。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玉虹泉“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石壁镌三大字,并有石刻题咏”。
即春秋郑牛首邑。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水经·渠水注》:“沙水又东南径牛首亭东。……俗谓之车牛城矣。”
①在今贵州长顺县南代化镇。《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 清水沟在 “ (大华长官) 司西一里。相近又有龙塘”。②在今甘肃合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57合水县: 清水沟 “在县治(今老城镇) 南。
亦作上雒。春秋时晋邑。即今陕西商州市。《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司马起丰、析与狄戎, 以临上雒”。《战国策·秦策四》:“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皆此。西汉置上雒县。又作上雒。西周至战
即台湾铁路东港线。从屏东至东港。长6.2公里。是屏东线至东港的支线。1937年动工修筑,1941年建成。
即嵩城市。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在浙江省上虞市北部。市北部经济重镇。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崧厦,人口1.1万。东晋隆安四年(400年)袁崧筑城,后人称其嵩城,为避崧名讳用嵩,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1芮城县:万寿堡“《志》云,周显王时,芮民西接于秦,葺此堡以自守,废址犹存”。
相当今四川温江、双流二县境之杨柳河。《元史·河渠志三》:马坝渠“乃自其北涯凿二渠,与杨柳渠合,东行数十里,复与马坝渠会,而渠成安流”。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岭” 条下: “又县东南四十里有楮皮岭,居人多造纸于此。”
明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六十里白石乡。
在今江苏赣榆县西。《水经·淮水注》: “游水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游水左径琅邪计斤县故城之西。《地理志》 曰,莒子始起于此,后徙莒,有盐官,故世谓之南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