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牛街。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明正统七年(1442)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大修一次。主要建筑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碑亭等。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式, 内部装饰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寺内有明弘治九年(1496)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两种文字镌刻的《敕赐礼拜寺记》碑。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院。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岗上清真寺、西寺、大寺。在北京市宣武区中街。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辽统和十四年(996年)由阿拉伯人创建。历代扩建和重建,至清康熙时始成今规模。康熙帝赐额“礼拜寺”。占地面积不大,建筑集中对称,别具格局。主轴线东西向,寺门坐东朝西。主要建筑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碑亭等。礼拜殿坐西朝东,屋顶采用三个勾连搭式和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殿堂宽敞宏丽,可供千人同时做礼拜。全寺总体布局、室内装修等方面融合中国建筑传统和阿拉伯建筑风格。寺内保存一批珍贵文物和碑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听松庵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寺桃花坞下。《清一统志·常州府二》:听松庵,“明洪武中,僧普真即绣岭亭故址为庵。植松其中,因以为名。秋涛轩内有王绂画及竹茶炉故迹”。

  • 部笼山

    一作卜笼。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清一统志· 广西州》: 部笼山 “在弥勒县南五里。环绕县治。旧部笼千户所置于此”。

  • 运渎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半。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右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

  • 九里城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附近。《资治通鉴》:南朝齐中兴元年(501),萧衍攻张冲于郢州,“使(王)茂等帅众济江,顿九里”。胡三省注:“其地去郢城九里,因以为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资治通鉴》:南朝

  •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坝。《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三十六年,客卿竈攻齐,取刚、寿”。即此。西汉置刚县。古邑名。又作纲。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三十六

  • 进流川

    即今山西壶关县治。唐贞观十七年(643)壶关县自高望堡(今县西七里)徙治于此。

  • 施公山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五十余里。《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施公山 “在镇海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 西北九十里。北瞰大洋,商舶往来,地极险要。元设巡司于此。 明时置烽��山上”。

  • 海南岛

    我国第二大岛。海南省辖境本部,隔海与广东省雷州半岛相望。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 云: “黎,海南四郡岛上蛮也。” 苏轼寄子由诗: “他年谁与作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可见海南岛之名始于宋代。因其

  • 洛源县

    隋大业元年 (605) 改归德县置,属庆州。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元和志》 卷3洛原县: “因洛水所出为名。” 大业初属弘化郡。十三年(617) 废。唐贞观二年 (628) 复置,属庆州。五代时废

  • 大坪隘口

    明置,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荣县:“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