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湟廓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改熙河兰廓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后改为熙河兰乐路。
亦作熙河路。北宋改熙河兰廓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后改为熙河兰乐路。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清一统志 ·施南府》: 金瓦山 “在恩施县东四十里。崖石鳞次,如屋瓦而色黄”。
唐上元二年(675)改玉山州置,治所在乌雷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村)。《元和志》卷38陆州:“以在海南,有陆路通海北, 因以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玉山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陆州。辖境相当
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 屏风寨 “在县西三十里西源山中,有山自麓至顶,有九井相贯,层岩峭壁,险固可恃”。
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分迤东道置,属云南省。治所在普洱府城 (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领普洱、镇沅、元江、临安四府,辖境约当今云南景谷、镇沅、新平、峨山、华宁、开远等县、市以南地区。光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县佐。
元置,属崇安县。在今福建武夷山市旧南门外。明初改为长平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元和志》卷17真定县:“本名东垣……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字。”《史记·高祖本纪》:“八年,高祖东出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即此。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
即东木根山。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后)燕范阳王德、赵王麟击贺讷,追奔至勿根山,讷穷迫请降”,即此。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西北。《读史方舆纪要》谓即东
西汉改博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北魏改名博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初为泰山郡治。后属泰山郡。东汉、晋、宋不改。北魏改名博平县。
西汉初元五年 (前44) 置,为侯国,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东。绥和元年 (前8) 为公国。元始四年 (4) 改为邟县。东汉建武二年(26) 复改为周承休县。十三年 (37)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