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星坞
一名延寿城。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水经·洛水注》:休水又“东届灵星坞”。《寰宇记》卷5缑氏县:“灵星坞,一名延寿城。卢氏《嵩山记》云:‘此坞有道士浮邱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
一名延寿城。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水经·洛水注》:休水又“东届灵星坞”。《寰宇记》卷5缑氏县:“灵星坞,一名延寿城。卢氏《嵩山记》云:‘此坞有道士浮邱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
又讹作金蒲县。唐贞观十四年 (640) 置,为庭州治。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长安二年 (702) 改为北庭都护府治。宝应元年(762) 改为后庭县。古县名。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于
又名新村。即今河北河间市西北十五里兴村乡。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集镇名。在河北省河间市西北部。兴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090。元代建村名新村,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棉花。有冶炼厂。沧保公
即台湾铁路屏东线。从高雄至枋寮 (今屏东县南枋寮)。长 56.7 公里。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动工修建,1920年修至潮州,1937年建成。
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南四十五里。《水经·巨洋水注》:“巨洋水又东北径晋龙骧将军、幽州刺史辟闾浑墓东而东北流,墓侧有一坟,甚高大,时人咸谓之为马陵。”元于钦《齐乘》卷5谓臧台“又西五里有马陵台”。
又作沙顶、吉屯、结登、结顿宗。治所即今西藏边坝县西北沙丁。“沙丁”,藏语意为土顶、高地、土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边坝县城西北沙丁。1960年与边坝宗合并,改置边坝县。
明代南京外郭城门之一。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今已无门,仅存其名。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部、京沪铁路北侧。栖霞区人民政府和原尧化镇人民政府驻地。为明代南京外廓尧化门所在,故名。有无线电器材、电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十里西湖乡。庙祀北齐扬州人茅智胜等五人, 隋炀帝到江都,加封司徒,因名五显司徒庙,简称司徒庙。镇以庙名。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乾隆《毕节县志》卷1:正东有孙家铺。
一作丫髻山。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关口山” 条下: “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人尝避兵于此。” 《清一统志·宁国府一》:丫髻山 “在宁国县东南八十五里。南唐时
即今台湾澎湖岛马公市。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殖民者侵掠沿海,曾筑城于此。连横《台湾通史·独立纪》:“澎湖之妈宫、西屿,互相对峙,中隔海程二十里,最为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