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溪县
唐天授二年 (691) 析夜郎县置,属沅州(后改业州, 又改州)。 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五代时废。
古县名。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析峨山县置,因西临渭溪得名。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北。初属巫州,长安四年(704年)以后又历改属舞州、鹤州、业州、奖州。五代时废。
唐天授二年 (691) 析夜郎县置,属沅州(后改业州, 又改州)。 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五代时废。
古县名。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析峨山县置,因西临渭溪得名。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北。初属巫州,长安四年(704年)以后又历改属舞州、鹤州、业州、奖州。五代时废。
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连平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
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北塔瓦库勒乡北。《清一统志·和阗》: 喀提里什 “在额克里雅尔北七十里,和阗城东北三百三十里。玉陇哈什河经其东,哈喇哈什河经其西,会于其北为和阗河”。
即今四川达川市南之州河 (前河),为渠江支流。《明史· 地理志》 达州: “东有渠江,通川江之下流,西南入渠县界,合于巴江。” 《清一统志 ·绥定府一》: 通川江 “在府城南门外。即渠江,一名东关水。
明置,属越嶲卫。在今四川越西县南三十里。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4 《边防记》 越嶲卫:“龙泉驿又十五里为炒米关,在高山峡内,关即韦皋所筑要冲城矣。” 要冲城在今汉源县境。
在今四川城口县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神田在 “厅北一百五十里。其山最高,绝顶平旷,纵横宽数十里,皆老林地。产洋芋,荞麦最丰熟”。
①在今山西壶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42壶关县: 壶水 “在县西北二里。《志》 云,水出壶关山下,流经此,又西经府北,下流入于浊漳。今涸”。②即今云南文山县盘龙河。汉代称壶水。《汉书·地理志》 都梦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双溪乡西宝源山下。《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白鹿“故老相传云:宝山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
即今河北阳原县城。明天顺四年(1460) 筑城。《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顺圣川西城,“ 《边防考》: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长驱入顺圣川,散掠蔚、朔诸州,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辖东、西
①唐贞元二年 (786) 置,治所在弓高县(今河北阜城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城、东光县地。长庆元年 (821) 废。二年复置,大和四年(830) 又废。景福元年 (892) 复置。五代梁移治东光县
清雍正七年 (1728) 置,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奔达。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