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良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百里英桥镇。六年 (623) 属白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东南。属南州。六年属白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废入建宁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百里英桥镇。六年 (623) 属白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东南。属南州。六年属白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废入建宁县。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将军乡。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甲螺郭怀一谋逐红夷,事觉,召土番追杀之,尽戮从者于欧汪。” 注云: “欧汪,地名。即今凤山县仁寿里。”
清置,属清江县。在今江苏淮阴县北,滨临盐河。清雍正间于清口两岸筑东、西二坝,此即西坝所在地,为淮北盐业萃集之所。东海之盐, 自盐河入运必于此登陆。其东即为东坝。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西部。面积62平方
在今江西分宜县北。《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灵仙洞“在分宜县(旧治)北三十里。洞中有丹炉,又有一石如磨,或以为炉之盖云”。《方舆纪要》卷87分宜县:灵仙洞“峻险崎岖,仰视石屋,如云霞往来之状”。
即今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法源寺。唐贞观十九年 (645) 太宗为东征阵亡将士建,武周万岁通天元年 (696) 建成,赐名悯忠寺。“安史之乱”时,史思明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 (1437) 改名崇福寺
又名独流口。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北独流镇。北宋于此设寨。《元丰九域志》 卷2: 乾宁军有“独流北” 寨。清于此设独流镇巡司。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与清军激战于此。在天津市静海县北部、南运河西岸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 (759) 置鄂、岳、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大历八年 (773) 后改设鄂岳观察使。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辖境时有变化,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等州,相当今湖北广
清置,属湘阴县。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四十八里大荆街。有巡司驻此。(1)在浙江省乐清市北部、雁荡山东麓,东南濒乐清湾。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荆,人口1.3万。以境内大荆山得名。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碣石卫。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清康熙四年(1665)裁。九年(1670)复设, 四十二年(1703)又设游击驻此,雍正四年(1726)改设参将驻防。明洪武二十七年(
在今贵州黔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以撒河在果勇底东北,湍流迅险,流合六归河。”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澄迈县:“西北有澄迈巡检司,治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