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陵之一。宋僖祖赵眺之陵。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南。即五代南唐烈祖李昪的陵墓。见“南唐二陵”。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南径邑城北,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故曰邑城矣。”
即侯和城。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水经·河水注》: 洮水 “又东北流径洮阳曾城北……洮又东径洪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东径迷和城北,羌名也”。王先谦注: “洪、侯音相转,侯和当即洪和。”
即今山西屯留县西丈八庙乡。《清一统志·潞安府》“丰仪镇”条下:丈八佛镇“在县西五十里”。
一名达巴喀尔、达噶尔谿。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为西南边陲重地。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札达县东南达巴村。1960年与札布让宗合并,改置札达县。
北宋置,属巩州。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后废。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舆地纪胜》 卷27瑞州: 慈光洞 “在上高素西四十里。缘梯而下,然后有门入。昔兵戈之时,民逃于此。壁间题云,唐乾符二年,黄巢作乱,在此逃避”。
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城固县:“《周地图记》云,此三嵎山上有三峰如覆鼎足。” 《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三隅山“在城固县西北四十里,三峰鼎立,高耸万仞中,多灵药”。
一作丞化寺。即今新疆阿勒泰市。蒙古语曰赊拉斯麦,意为黄寺。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此。民国初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治所。1921年置承化县于此。1954年改为阿勒泰县。1984年改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