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门寨

海门寨

北宋置,属潮阳县。即今广东潮阳市南海门镇。


即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海门镇。北宋属潮阳县。


猜你喜欢

  • 昌利山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隋书·地理志》:金泉县有昌利山。《寰宇记》 卷76怀安军金堂县:“昌利山有一石室,三门,中可容九十人。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

  • 板渚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隋书· 炀帝纪》: 大业元年(605) 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元和志》卷5汜水

  • 大朗村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大朗镇。清光绪重修《东莞县志》卷21“墟市”有大蓢市。

  • 社山

    即杜山。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汉刘向《说苑·善说》:“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水经·淄水注》 作杜山。《元和志》卷10青州临淄县:“社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 五诰山

    在今四川开江县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五诰山“在县南五十里。五峰相连,如诰轴然”。

  • 湖里县

    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 峡州

    北宋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今宜昌县西北); 绍兴五年 (1135) 复还旧治。端平元年 (1234) 徙治于江南

  • 溧阳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溧阳县置,属建康路 (后改集庆路)。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明初复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溧阳县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建康路(后改名集庆路)。十五年升为府,十六年,

  • 三阳镇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六十里三阳镇。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卷9有三阳镇。(1)在江苏省海门市东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阳,人口1万。传有扬州、徽州、宁波三户客商在此开店,为使经商兴旺

  • 东明县

    王莽改东昏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东汉以后复名东昏县。西晋废。北宋乾德元年(963)复置,属开封府。金初移治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属曹州。元属开州。明洪武初徙治云台集(在今东明县西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