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浮槎山

浮槎山

又名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与巢湖市接界。《寰宇记》 卷126慎县: “浮阇山亦名浮槎山,在东南四十五里。” 《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浮槎山 “在梁县东南三十五里。按 《隋志》云,有浮阇山。俗传自海上来,昔有梵僧过而指曰:此耆阇一峰也。梁天监间,帝女总持大师于此建道林寺……欧阳公水记,浮槎山与龙穴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


又称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省肥东县东北。北宋欧阳修有《浮槎山水记》。


猜你喜欢

  • 黑河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有里遂、外遂二河。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里遂黑河在上都牧厂东南界,土人呼额伯里遂黑河。在独石口东南五十里。源出兴安山东南,流至龙潭会白河。外遂黑河在牧厂东南界,独石口东

  • 宣歙

    唐方镇名。乾元元年 (758) 置观察使。治宣州 (今安徽宣州市),领宣、歙、饶三州。次年废。大历元年 (766) 复置,改领宣、歙、池三州及采石军使。元和六年 (811) 罢领采石军使。景福元年(8

  • 雩坛 (壇)

    亦称舞雩坛。在今山东曲阜市南。《水经·泗水注》: “ (雩) 门南隔水有雩坛,坛高三丈,曾点所欲风舞处也。” 《礼记·郊特牲》 疏引《论语》 郑注: “沂水在鲁城南,雩坛在其上。” 《寰宇记》 卷21

  • 东坑泉

    著名温泉。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四里汤池镇东汤池上街头。宋王安石有《东坑泉》诗。今名汤池温泉。

  • 普雄

    即今云南建水县东南五十里普雄乡。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建水县东南有普雄。集镇名。在云南省建水县东南部。普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40。以建村人普雄为名。产稻、玉米

  • 歆岛

    即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北大钦岛。《新唐书·地理志》: “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

  • 蒙州

    ①西魏置,治所在北淯郡武川县 (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地。隋仁寿中改为淯州。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恭州置,治所立山县(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元和志》卷

  • 南岳 (嶽) 市

    ①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八十里南岳镇。《宋史·向士璧传》: 南宋开庆元年 (1259),蒙古兀良哈䚟围潭州, “士璧极力守御, 闻后队且至,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以易正大监其军,遇于南岳市,

  • 卢家湾

    在今四川通江县北境。清道光《通江县志》卷5:嘉庆六年(1801)八月,“总督勒保生擒(白莲教)襄阳兰号元帅冉学胜于通江之卢家湾”。

  • 长坪镇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长坪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长坪镇“在南漳县西一百里”。(1)在湖北省南漳县西北部。面积25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园,人口1000。1952年为长坪区,1958年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