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浪花礁

浪花礁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位于滨湄滩南13海里。东西长10海里,南北宽3.6海里。低潮时有部分礁石露出海面。中国渔民向称三筐或三匡。1910年 《东方杂志》 载 《广东西沙群岛志》称为浪花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傍俾礁。1947年改称蓬勃礁。1983年仍名浪花礁。


猜你喜欢

  • 大鳌山

    在今福建龙海市南。《方舆纪要》卷99海澄县:大鳌山在“县(治今海澄镇)西南十里。蜿蜒巍峨,特耸二峰,形如笔架”。

  • 道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道州路置,属湖广行省 (后改布政使司)。治所在营道县 (今湖南道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洪武九年 (1376) 改为道州。明洪武元年(136

  • 尹卯垒

    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三年(422),“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景平元年(423),“道济

  • 十五道

    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共为十五道。各

  • 胥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胥浦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敬德县

    1935年改恩阳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在多敬圩 (今广西德保县西北敬德镇)。1951年并入德保县。旧县名。1936年由恩阳县及靖西县北部、天保县西部地合置,治多敬圩(今广西德保县西北多敬)。1952年撤

  • 野特库斯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杰特奥古兹附近。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野特库斯 “在阿尔沙图西三十里,东为哈喇郭勒,西为大小乌兰乌苏”。

  • 瑚尔哈河

    唐作忽汗水。金作活罗海川。元作胡里改江。明作忽尔海河。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清一统志 ·吉林一》: 瑚尔哈河 “在宁古塔城东南。上流自勒富善河北流,折东会诸水为一,又折东北,会毕尔腾湖

  • 普定故城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方舆纪要》 卷121安顺府: 普定故城 “ (十二营长官) 司东南二十里。《志》 云,洪武十四年,大军克普定,暂立此城为守御。十五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徙于今卫治 (今安顺市),而故城

  • 当仁州

    唐天宝以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