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浑水河

浑水河

亦作洪水河。在今新疆伽师县境。为喀什噶尔河歧流。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8: 乌兰乌苏河“又东入伽师县境,出龙口桥,分支为洪水河”。《清史稿·长龄传》: 道光七年 (1827),平张格尔之乱,战于沙布都尔,“贼溃,追逾浑水河,擒贼万计”。


猜你喜欢

  • 石渠县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宣慰司极北地区置,属登科府。治所在色许(今四川石渠县)。以境内最大的喇嘛寺色须寺的谐音得名。“石渠”,藏语意为“所巴下色登部落的后代”。色须寺为其后人所建。1913年属

  • 赤城堡

    明宣德五年(1430)置,属万全都司。治所即今河北赤城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赤城县。《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年)筑长城,“起自赤城”。明宣德五年(1430年),省云门驿置堡。即今

  • 扬子军

    南宋建炎元年(1127)升扬子县置,治所即今江苏仪征市。四年(1130)复为扬子县。绍兴十一年(1141)又升为扬子军,十二年(1142)复为扬子县。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升扬子县置,治今江苏省仪

  • 丰远县

    北宋景德二年(1005)置,为铸铁钱监,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宋建炎三年(1129)废。

  • 蒙亳

    又名景亳、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商汤曾都此。《尚书·伊训》: “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 《水经· 汳水注》: “汳水又东径大蒙城北,自古不闻有二亳,疑即蒙亳也。所谓景薄,为北亳矣。” 《史记·

  • 牛口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苏轼诗集》卷1《夜泊牛口》诗云:“日落江雾生,系舟宿牛口。”《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汶川驿”条下:“牛口水驿在府西北六十里。”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北。明、清设巡检司于此。

  • 张仲景墓

    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张仲景,名机,河南南阳人,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医术精湛,其著作经后人收集整理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尤为著名。墓原为砖石结构,上建墓亭。经多次修葺,墓旁立有东晋咸和五年

  • 阐熙郡

    北魏太和十二年 (488) 置,属夏州。治所在山鹿县 (今陕西靖边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靖边、定边、吴旗三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西魏属长

  • 五里泉水

    约当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间涝淄河。《水经·瓠子河注》:“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昌国)县南黄阜,北流径城西北入德会。”

  • 归化山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梁化林场附近。《隋书·地理志》:龙川郡归善县“有归化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在“府东南百里。俗呼鸡笼山, 高二百丈,周百五十里,为群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