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宁县

济宁县

①1913年改济宁州置,为山东济宁道治。治所即今济宁市。1925年为兖济道治。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析置济宁市。1983年撤销并入济宁市。

②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南部析置,治马房屯 (今山东济宁市西南马房屯)。1949年撤销,并入嘉祥县。


旧县名。1913年由济宁州改置,治今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1949年并入嘉祥县,1950年复置济宁县。1958年再撤销,并入济宁市及微山县。1965年恢复济宁县。1983年又撤,改设济宁市郊区。


猜你喜欢

  • 无棣县

    隋开皇六年(586)置,属棣州。治所在今山东庆云县北庆云旧治东五里。大业初属渤海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入阳信县。八年(634)复置,属棣州。北宋治平中徙治保顺军城(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元初改

  • 丰润县

    明洪武初改丰闰县置,属蓟州。治所即今河北丰润县。清属遵化直隶州。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古旧县名。金泰和初改永济县置,取“润泽丰美”之意。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属蓟州。泰和中

  • 梅里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

  • 旧县

    ①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朝宋以来,先后置睢陵、睢阳、池南、招义、化明、招信等县,至元始废。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本名松源镇,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置松源县。北宋开宝

  • 新河庄

    即今天津市东塘沽区西北新河街道办事处。清于此设把总驻守。集镇名。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北部。属养贤乡。人口2800。水阳江改道经此,在新河道旁建成村庄,故名。自1961年至2001年12月止,一直是乡、

  • 马面山

    在今广西贵港市北。《方舆纪要》卷108贵县:马面山“在县北九十里”。

  • 南山县

    唐置,属羁縻纡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间废。古县名。唐时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南。属思顺州。北宋庆历年间废。

  • 黄栌岭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五十里。《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三年 (552),“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明置巡司于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资治通鉴》:南

  • 秀延县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定县析置,治柳树沟村(今陕西子长县北王家湾镇柳树沟村)。以境内秀延水为名。1937年9月撤销。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陕西省安定县东部地区析置。以境内秀延水得名

  • 河沟

    即鸿沟。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绕市南而东南流。《史记·魏世家》: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 ‘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