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洮昌道

洮昌道

1913年由北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洮南县 (今吉林洮南市)。1917年移治辽源县 (今吉林双辽县)。辖境约当今吉林洮南、白城、镇赉、大安西安广、通榆、公主岭、双辽、梨树、四平及辽宁昌图、康平、法库,内蒙古通辽、突泉等市县地。1929年废。


1914年6月由北路道改名,治洮南县(今吉林洮南市),1917年移治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属奉天省。辖洮南、辽源、昌图、康平、开通、洮安、梨树、安广、怀德、突泉、镇东、法库等县。辖区约当今吉林省洮南、白城、镇赉、大安(西部)、通榆、双辽、梨树、四平、公主岭等市县,和辽宁省昌图、康平、法库等县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突泉、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等旗县地。1914年由辽源县析置双山县。1915年由突泉县南段地置瞻榆县,所余辖境及洮安县分治乾安镇地改置突泉设治委员,旋升为突泉县。1918年由辽源县通辽县佐及达旗河南北荒地设置通辽县。1929年初废。


猜你喜欢

  • 新兴城

    ①又名新城,俗称白塔营。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南。《晋书· 慕容垂载记》: 东晋太元九年(384),“垂攻拔邺郛,(符) 丕固守中城,垂堑而围之,分遣老弱于魏郡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拥漳水以灌之”。即此。

  • 洞过水

    又名洞涡水。俗名小河。在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水经· 洞过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西过榆次县南,又西到晋阳县南,西入于汾,出晋水下口者也。” 郦道元注: “刘琨之为并州也,刘曜引兵邀击之,合战于洞过

  • 观文殿

    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资治通鉴》隋炀帝十一年(615)载:“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诠次,除其复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纳于东都观文殿。”《元河南志》载:

  • 蚌埠集

    即今安徽蚌埠市。《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蚌埠集 “在凤阳县西北五十里,界灵宝、怀远两县,水陆交冲。本朝乾隆五十四年,由县城移主簿驻此”。(蚌bèng) 即今安徽省蚌埠市。为水陆交通要冲,清乾隆三十一

  • 密印寺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一百十六里大沩山毗卢峰下。《清一统志·长沙府》: 密印寺 “在宁乡县西一百五十里大沩山。唐元和中,裴休奏建,赐额 ‘密印’,为灵觉禅师卓锡之所。后仰山嗣其法,天下称为沩仰宗。寺极壮丽,

  • 向阳山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拉林河北岸向阳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五常厅:东南“一百里向阳山屯”。

  • 新吴城

    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陈书·周文育传》: 陈初,“萧孜、余孝顷据石头,高祖遣侯安都助文育攻之,孜降文育,孝顷退走新吴”,即此。《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奉新县,“ 《职方乘》 云,初,高

  • ①春秋秦邑。在今陕西澄城县南。《左传》:文公四年(前623),“晋侯伐秦,围邧、新城”。②即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古邑名。又作刓。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史记·十二诸侯表》:秦穆公三十七

  • 凯江砦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元史·泰定帝纪》: 泰定元年 (1324),“思州平茶杨大车、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凯江等寨,调兵捕之”。即此。

  • 东川路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十里马鞍山麓乌龙幕。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会泽县、巧家县及四川会东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为府。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