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
①三国魏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三国志· 魏书 · 文帝纪》 载: 黄初元年 (220) 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裴松之按: “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曰 ‘谒帝承明庐’ 是也。至明帝时,始于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
②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又称紫微城。贞观中称洛阳宫。《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 六月,“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即此。
①三国魏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三国志· 魏书 · 文帝纪》 载: 黄初元年 (220) 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裴松之按: “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曰 ‘谒帝承明庐’ 是也。至明帝时,始于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
②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又称紫微城。贞观中称洛阳宫。《资治通鉴》: 唐贞观四年 (630) 六月,“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即此。
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方舆纪要》卷101南海卫: 东莞守御千户所 “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砖城,周三里有奇,环城为池。一名南头城,备倭指挥亦驻于此”。其后,先后为新安县、宝安县城。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二十五里许庄。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今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清康熙四年(1665)郾城知县温德裕在墓前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光绪年间再立碑铭,记其事迹。
即今贵州晴隆县东哈马乡。《清一统志·兴义府》 “保甸铺” 条下: 安南县 (今晴隆县) 境又有 “哈马铺” 等,皆戍守处。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凯口镇。《明一统志》卷88都匀卫: 凯阳山 “在平浪长官司西南六十里。山甚险峻,有寨在其上”。明曹学佺《名胜志》: “即凯口囤也。周围十余里,高四十丈,四壁斗绝,独一径尺许,盘旋而登
在今江西安福县东。《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阎水 “在安福县东三十里。源出阎岭,流入王江口”。
又称陆凉海。在今云南陆良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陆凉州:“下有中涎泽,即南盘江所汇也。”《清一统志·曲靖府》:中涎泽“在陆凉州东南邱雄山下,潇湘江诸水至是汇而为泽,州境十八泉与南涧诸水皆注之”。《清
元置为水站。即今湖北荆沙市沙市区。《析津志》“天下站名”有“沙市”。水站。元置,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明废。
①即今四川兴文县东境之古宋河。《方舆纪要》卷72泸州卫:宋江“在卫治东。《志》云:源出大坝儿北洞,即今叙州府兴文县界也……北流径江门驿,至纳溪而注于大江”。光绪《泸州志》卷2:宋江,“《唐志》云:泸州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古楼一带。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以扈伦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攻此城。《清太祖皇帝实录》 作黑机革城,《圣武纪》 作赫济格城。又作赫济格城。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古楼一带。
清置,属陇州。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马鹿乡。有州同驻北。民国初改为县佐。集镇名。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陇山西麓。马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60。原名马鹿坡,以产马鹿得名。特产蕨菜。柳编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