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洋口镇

洋口镇

即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洋口镇。《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洋口镇巡司 “在广丰县西南。本朝雍正六年由柘杨砦巡司移驻”。


(1)在江苏省如东县北部,岔洋河、栟茶运河两岸,濒临黄海。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洋口闸,人口2000。镇以地近小洋口港命名。1949年为洋口乡,1958年省入德贵公社,1961年析建洋口公社。1983年复为洋口乡,2000年与光荣乡、南港渔业乡合并改置洋口镇,驻地由十四总迁今址。产稻、小麦、棉花、蚕茧、水产品等。有造船、渔网、建材、水产冷冻加工、化学、毛巾被单、机械等厂。掘李、洋兴等公路经此。(2)在福建省顺昌县南部、富屯溪畔。面积14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洋口,人口8140。取上洋、坑口二村名一字为名。1958年设洋口公社,1984年置镇。闽江上游的河港、商埠,曾是光泽、邵武、泰宁、建宁、将乐、顺昌六县水运中转码头。商业繁荣,以木材、山货交易为主。传统手工伞、竹编素负盛名。有粮油加工、竹木加工、机电等厂。下甘公路经对岸,富屯溪航道经此。(3)在江西省广丰县西部、丰溪南岸。面积78.9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洋口,人口6860。传驻地北溪中一石如羊状,水流至此形成漩涡,故名。清设巡检司,1938年设镇,1949年名洋口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2001年鹤山乡、河北镇部分村并入。产稻、油菜籽、甘蔗等。有煤矿及五金、电镀、塑料、花炮、编织工艺、制砖等厂。为县西农贸集市。公路北接二上公路。


猜你喜欢

  • 海陵港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附近。《元史·张弘范传》: 至元十六年 (1279),弘范攻占崖山,“ (张) 世杰走交趾,风坏舟,死海陵港”。即此。

  • 第四门市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四里泗门镇。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有第四门市。

  • 芗溪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 感恩栅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 琼山县有感恩栅。《清一统志·琼州府二》:感恩栅 “在琼山县西北十里”。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西北。北宋属琼山县。

  • 高桥镇

    ①又名东皋。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二里高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奉贤县: “高桥在城 (今奉城镇) 西北隅三里。”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四十里高桥镇。清同治 《上海县志》 卷1: 高桥镇

  • 棣州

    隋开皇六年 (586) 置,治所在阳信县 (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大业二年 (606) 改沧州,后又改渤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 (643) 又置,移治厌次县 (今山东

  • 神女庙石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福禄寺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神女庙石。1947年改名福禄寺礁。

  • 秘图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北。《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秘图山 “在余姚县北六十七里。《旧经》 云,上有石匮,夏禹藏秘图之所”。

  • 童子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556) 建。寺前有燃灯石塔一座,高5.33米。《北史·唐邕传》 载: “文宣 (高洋) 尝登并州童子佛寺望并州 (晋阳) 城。” 即此。

  • 隆虑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封周灶为隆虑侯。景帝中元元年 (前149) 改为县,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 “隆虑山在北。” 《水经·淇水注》: “县因山以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