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 卷4: 龚滩镇,“ 《州志》: 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水德江经其前,濯水河绕其左,四面阻山,滩声如吼,黔蜀要路”。雍正十三年 (1735)
即谷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81作“谷利县”。
古邑名。又作茅。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
明崇祯八年(1635)设,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明崇祯八年(1635年)置,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白土。
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广西之别称。因位于古百越 (粤) 地西部而名。(1)地区名。指今广东省西部漠阳江、鉴江流域及雷州半岛地区。包括今阳江、茂名、湛江三市所辖。(2)广西别称。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
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明史·地理志》盐井卫: “西有斛僰和山,产金。” 《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斛僰和山 “在盐源县西。…… 《旧志》: 山在盐井卫西三十里”。
①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镇。《新唐书·地理志》绛州太平县:“有太平关,贞观七年置。”②明成化四年(1468)置,属横州。在今广西横县南隔江二里。③明置,属安化县。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三里。
元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后废。《元史·百官志》作必呈万户府。元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必里千户所。
①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于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 为了防御
唐天宝元年(742)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唐天宝初改合州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