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泰兴县

泰兴县

①西魏置,为建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在今青川县 (乔庄镇)。隋开皇三年 (583) 改为方维县。

②五代南唐升元二年 (938) 置,属泰州。治所在济川镇 (今江苏泰兴市东北隅)。北宋乾德二年(964) 徙治柴墟镇 (今泰兴市西北口岸镇)。宣和四年 (1122) 改属扬州。南宋绍兴初复属泰州,十二年(1124) 又改属扬州,十四年 (1126) 徙治延令村(今泰兴市)。元属扬州路。明属扬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 改属通州。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92年改设泰兴市。


古旧县名。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置,治今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属泰州。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移治柴墟镇(今泰兴市西北口岸),元丰四年(1081年)还旧治。南宋属扬州,元、明属扬州路、府,清属通州。县治历有变迁。1992年撤销,改设泰兴市。


猜你喜欢

  • 石蛇滩

    在今四川武隆县东乌江中。《方舆纪要》卷69彭水县:涪陵江,“《志》云:县北有木梭滩、上新滩、鹿角滩、石蛇滩,黔江经此,水势最险,舟行必出所载,然后可行”。《清一统志·酉阳州》:黔江“又西流一百里至(彭

  • 水陆洲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一统志·长沙府一》:水陆洲“在善化县西橘洲尾。湘水至此,入长沙县界”。即“橘子洲”。

  • 高庙子堡

    即今青海乐都县东高庙镇。清乾隆《西宁府新志》 卷12碾白县: 高庙堡在 “城东三十里”。民国 《甘肃省县总分图》: 乐都县东有高庙子。

  • 北汶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大汶河支流泮河。《水经·汶水注》:“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径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古代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今改道南流入汶。见“五汶”。

  • 华阳山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南,接宁国、泾县界。《方舆纪要》卷28宣城县:华阳山在“府南百里。高数百仞,连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南为密垅岭、盘岭,稍西为金牌岭。二岭之间,仅通一线,为泾、旌间道。郡南一厄塞也”

  • 赶牛河

    在今江苏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

  • 茅陂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八十里,跨湿泥河两岸。《水经·淮水注》: 鸡水 “又东南流,积为茅陂”。

  • 玉潭馆

    在今江西南康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玉潭馆在“县北三十里。县西三十里又有银度馆。俱宋宝祐间置,元废”。

  • 上塔市

    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九十一里冬塔乡。明隆庆《岳州府志》称上塌市,清演变为上塔市。

  • 喀喇河

    ①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萨瑟科尔湖西北,南流入萨瑟科尔湖。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阿拉克图古勒淖尔 “西北源为喀喇河。河出塔尔巴哈台库图尔岭南,当爱唐苏河之东南,流百二十余里,左会扎哈苏台水,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