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东道

河东道

①唐贞观元年 (627) 因山川形便,分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置。为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今山西全省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开元以后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乾元元年 (758) 废。

②明置,属山西省。驻蒲州 (治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清辖蒲州、平阳两府及解、隰、霍、绛四州。嘉庆中移驻安邑县运城 (今山西运城市),兼管河东盐法。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


(1)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年)置,开元以后治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地。乾元元年(758年)废。(2)明置,驻蒲州。属山西省。清辖平阳、蒲州二府,霍、解、绛、隰四州,兼管河东盐法。嘉庆间移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1912年废。1914年复置,1928年又废。(3)1913年2月置,治安邑县运城(今山西运城市)。属山西省。辖安邑、临汾、洪洞、浮山、乡宁、岳阳(1914年6月改名安泽)、曲沃、翼城、太平(1914年1月改名汾城)、襄陵、吉县、永济、临晋、虞乡、荣河、万泉、猗氏、解县、夏县、平陆、芮城、新绛、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霍县、汾西、灵石、赵城、隰县、大宁、蒲县、永和等县。辖区约当今山西省永和、隰县、汾西、灵石等县以南,霍州、古县、安泽、浮山、翼城、垣曲等市县以西地区。1914年6月袭置河东道。1916年4月移治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辖县以及今辖区不变。1927年废。


猜你喜欢

  • 劫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古西域国名。国都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

  • 顺化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改衣锦军置,治所即今浙江临安县城。太平兴国五年 (980)废。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衣锦军改名,治安国县(今浙江临安市)。次年废。

  • 大漫天寨

    五代蜀置,属绵谷县。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漫天岭。《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中伐蜀,崔彦进等破取小漫天寨,“蜀人退保大漫天寨”。即此。

  • 塔尔巴什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蒲犁: 塔尔巴什 (庄) 在 “城东一百六十里”。

  • 红城驿

    清置,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七十里红城镇。后废。

  • 千山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

  • 思濛镇

    北宋置,属眉山县。即今四川眉山县西南四十里思蒙镇。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南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思濛,人口1.5万。北宋建场。以驻地思濛场得名。1953年为思濛乡、思濛镇,19

  • 开顺镇

    北宋置,属霍丘县。即今安徽金寨县东北二十六里开顺镇。明置巡司于此。

  • 通江口

    亦作通江地方,或称黑瞎子岛。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抚远三角洲。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混同江东行,乌苏里江自南来,汇为曲尺形。而两江汇口之西、混同江南岸,又歧出一流,斜向东南,入于乌苏里之正流,

  • 钟 (鍾) 阳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南三十里新皂乡(皂角铺)。《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 三月“癸亥,西川将李简邀击 (杨) 守忠于钟阳,斩获三千余人”。即此。《元丰九域志》 卷7: 巴西县有钟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