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辘

沙辘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沙鹿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沙辘区。连横《台湾通史·建国纪》:南明永历二十四年(清康熙九年,1670)十月,“沙辘番乱,平之”。日本侵占后,初设沙辘区,1920年后改设沙鹿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沙鹿镇。 “沙辘”,意为“风沙大”。


猜你喜欢

  • 清浪滩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清浪滩 “滩口又有三门滩、闪电洲”。

  • 成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东汉废。

  • 獐子岛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南獐子岛,岛上今有獐子镇。明 《辽东志》 卷1: 獐子岛“去 (金山卫) 城四百里”。一说即鸭绿口外薪岛 (今属朝鲜)。

  • 灵居山

    亦名云居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寰宇记》卷87安岳县:灵居山“在县南七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灵居山,“《图经》云:与静居山对峙。其上为真相寺,有千佛龛、葛仙洞。草木润秀,向背皆苍岩,为近城游

  • 大庄科

    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八十里大庄科乡。清属丰镇厅,乾隆三十二年(1767)设巡司于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东北大庄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设巡检司于此。

  • 安平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置,治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改为平都县。

  • 海南卫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治所即今海南省琼山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属广东都司。后废。

  • 云内口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忻州》:云内口“在州西七十里龙门山北,云中水所经也。亦名寨西口”。

  • 铜鼓卫

    明洪武三十年 (1397) 改铜鼓千户所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二年后废。建文四年 (1402) 复置,清雍正五年 (1727)改置锦屏县。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铜鼓千户所

  • 大明宫

    即唐之东内。在今陕西西安城北二里龙首原上。宋敏求《长安志》卷6:“东内大明宫在禁苑东南,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宫城之东北隅,南北五里,东西三里。贞观八年置为永安宫,明年改曰大明宫,以备太上皇清暑,百官献